第(3/3)頁 陸苗逐漸失去了前行的理由。 通過數月辛苦的打工經歷,陸苗終于認清了自己,說服了自己。 讀書對她來說依舊不是一件容易的、她想做的事,可它是一件她不得不做的事。 為了自己,她要讀書。 只有受到高等教育后,她才能有專業領域的知識,以后能從事不那么費勁的工作。 陸苗曾經以為,諸如擺攤和清潔,是不費勁的。她是一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人,比起“賺大錢”的吃力人生,她更想選擇“快樂”的普通生活。等她真正經歷了才知道,那些她認為簡單的職業,遠遠沒有想象得容易。它們是很累的,她做得很吃力,并且一點兒也不快樂。 就連陸苗自以為擅長的廚藝,也如江皓月所言,它不足以成為她賴以生存的技能,她的料理水平很普通。 繞了一圈,腦子不夠聰明的陸苗,身體力行明白了這些淺薄的道理,了解了自己不足的能力。 ——她需要讀書。 之后的一年,有了復讀的動力,陸苗回歸到校園。 高四甚至比陸苗的高三過得輕松。 她的高三每天都在熬,死死追著那唯一的盼頭,江皓月打來的電話是救命的稻草。 她的高四,靜靜守著一張堆滿試卷和課本的課桌,日子過得很充實。不知怎么的,時間一天天地就過去了。 來年的高考,陸苗超常發揮,成績過了一本線。 她的第一志愿填了她們省最好的一所大學,專業選了冷門的獸醫學。 家里反對的聲音她已然司空見慣,他們說他們的,總歸沒有綁住她的手腳,她該怎么選還是怎么選。 陸苗一直喜歡小動物。 雖然聰聰以后就沒有養過任何寵物,但她覺得能夠救助小動物的工作,是她未來向往的工作。 七月,錄取結果出來,她被第一志愿錄取了。 林文芳和陸永飛對她報的專業不滿意,但總體來說,他們家不成器的女兒能上一個好大學,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好事。 “上大學允許你談男朋友”林文芳對陸苗這樣說。 她聽出她媽媽的潛臺詞,如果她自己不談,年齡到了,她會幫忙安排相親。 再入大學校園,是陸苗的二十歲。 她是一只爬得很慢的烏龜,跟同伴賽跑,本來就爬得慢,還爬去了別的路。 所幸,陸苗爬著爬著又爬回來了。她明確了自己接下來要走的路,興許這能夠幫助她,往后能爬得順利一些。 而關于那段走錯的路,陸苗并非是一無所獲的。 她證明自己能夠獨立生活,證明憑她的努力能夠考上理想的學校……證明了這些,說明她同樣是有能力的,她和江皓月之間并非隔著一道長長的、寬寬的,用盡一生也無法跨越的鴻溝。 除非他不愛自己。 耗時兩年,撞倒南墻,陸苗最終坦蕩接受江皓月不愛自己這件事。 她與自己的意難平和解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