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就在帝辛朝歌不上朝、晚上朝的同時。 西岐。 姬發第一次坐主西岐,也正在七間大殿內忍不住激動。 大殿內,西岐文武散宜生、南宮適、毛公遂、周公旦等四賢八俊,辛甲、辛免、太顛、閎夭、祁公、尹積,以及三十六王弟、姬叔干、姬叔干、姬叔度等,二公子第一次坐主上朝,該到的自也都是到齊。 如果君候和伯邑考都喪身西岐,往后西岐卻就是二公子(二哥)坐主了。 至于姬叔干、姬叔干,卻也是西伯侯姬昌九十九子名字比較詭異的一點,即九十九子中,竟然有不少重名的!卻是有兩個姬叔干一起站在七間大殿內。 難道當初兩個姬叔干出生的時候,就沒有人提醒西伯侯一聲嗎:‘君候,已經有一個叫姬叔干的了,要不要換個名字?’ 顯然從名字看就知道,西伯侯姬昌從來就沒有將九十九子當回事。 因為從年齡上看,根本就都不是親生的。 所以也只注意幾個稍長的而已,尤其是以長子伯邑考、次子姬發、四子周公旦為首,哪怕就是三子姬伯安都不被重視。 只見姬發,與伯邑考的氣質卻又不同,相貌同樣完全不同,卻是一個顯得有些陰沉刻薄之人,相貌也是沒有一點男人的氣質,反而是有些娘。 然而還不等心中激動完,突然就是一人慌忙報上大殿道:“啟二公子,伯邑考往朝歌進貢,不曾往羑里見君候,先去見了大商君主。不知何事,公子竟被醢為肉醬。” 伯邑考,自并非是真正的名字,伯字代表的是排行為長,便仿佛西伯侯、南伯侯一般,為西方二百路諸侯之長,故被稱之為伯候。 而邑字,則是代表其西岐世子的身份,便就仿佛邑姜為姜子牙世女一般,故名字里也帶個邑字,所以伯代表其排行長,邑代表其西岐世子,考才為其名。 直呼其伯邑考卻并非是直呼其名,反而是真正的一種敬稱,便就仿佛稱呼世子殿下、太子殿下一般,所以自也是人人皆可稱其伯邑考。 瞬間聞聽,七間大殿內不由就是一靜,空氣都仿佛凝固了一般。 伯邑考竟然死了?竟然真的因為獻供西岐祖傳之寶的荒**樂之物,被那大商君主帝辛給殺了?還被醢成了肉醬,死的不能再死? 頓時散宜生、南宮適、毛公遂等一眾的西岐老貨,都是不由老眼中閃過精光,緊接看向王座上的二公子姬發。 三弟姬伯安、四弟周公旦,同樣一眾的三十七王弟,滿殿西岐文武百官,都是一下不由神色各異的看向姬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