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將實驗體送進利維坦之后,云奕就沒有再理會,而是選擇進行進行另外的基因調試。 這次他沒有再選擇蟲群單位,而是將目光看向了蟲群建筑,暗能量在蟲群單位身上表現平平,如果放在蟲群建筑身上,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這需要實驗。 首先,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可以讓蟲群建筑多一個暗能量護盾,以蟲群建筑的體型來說,可以極大的提升蟲群建筑的生存能力。 有了實驗方向,云奕也不猶豫,直接就開始實驗,第一個就是蟲群最重要的單位,也就是主巢。 因為所有的蟲群建筑都是由工蜂孵化出來的,工蜂本身就已經有了操控暗能量的基因序列,所以弄起來很簡單,只需要調整一下工蜂孵化建筑時用到的基因序列就好了。 讓工蜂孵化蟲群建筑時的基因序列和操控暗能量的基因序列同時起作用,融合在一起就可以。 這樣的基因序列調整,對于現在的云奕來說輕而易舉,僅僅用了半個小時,第一只可以讓兩種基因序列同時起作用融合的工蜂就被孵化出來。 在工蜂開始孵化主巢的那一刻,云奕就發現了不同,可能是因為暗能量的原因,工蜂孵化蟲群建筑的時候,孵化速度有了明顯的加快。 最終,原本需要71個小時才能孵化出來的主巢,在35.5個小時之后,被成功孵化出來。 也就是說,蟲群建筑成功的和暗能量發生了化學反應,孵化速度整整提升了一倍。 這讓云奕感覺有些驚喜,因為孵化時間減半,就代表蟲群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之后,戰斗力成型的時間也會減半,可以極大的提升蟲群占領星域以及開辟戰區的速度。 在蟲群擁有暗能量之后,第二個好處也顯現了出來,和云奕之前的判斷一樣,就是多了一個暗能量護盾。 除此之外,云奕發現,擁有暗能量的蟲群建筑,甚至還可以為蟲群單位,加強暗能量護盾的韌性,也就是疊加護盾,雖然不是很多,但非常有用。 因為這樣的特性,云奕直接將下一個實驗目標,放在了蟲群的菌毯之上,如果菌毯在有了操控暗能量的基因之后,也可以擁有類似主巢的疊盾特性,那豈不是美滋滋,以后在有菌毯的地方,蟲群單位的生存能力,加的可不是一點半點,量變引起質變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