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34定軍(二)-《明匪》


    第(1/3)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蚍蜉傳搜書網”查找最新章節!

    大阜山及其周遭的情況,何可畏調查的頗為詳實,不但確切指出了銀脈所處的地段,連同預期的產量以及開礦所需的人力物力成本都做了大致估算。然而當論及銀礦產量時,昌則玉感到有些不對勁兒。

    當下何可畏正口若懸河,得意暢快下突遭打斷,很是不快,然礙于昌則玉的身份,強捺惱意,翻一個白眼道:“軍師先生有何高見?”

    昌則玉道:“高見不敢當,只是適才聽何先生說大阜山月產銀兩的數額,有些不解。”

    何可畏一頭霧水,將自己說過的話低聲重復一遍:“大阜山銀脈若開采得宜,每月可出以二十兩計的銀錠七八十,亦即一千五百兩,一年可達近二萬兩......”再細細斟酌了片刻道,“如今朝綱廢弛、政律多懈,各地官營行當都不景氣,礦業亦然。若以一年近二萬兩衡量,這大阜山的礦藏,足稱富饒。”說罷,昂首挺胸,自不愿意辛辛苦苦走這一遭的價值給人看扁了去。

    趙當世則聽出了昌則玉的弦外之音,問道:“昌先生可是另有所指?”

    昌則玉答道:“主公,倘大阜山單月確鑿能產出銀一千五百兩,委實為數不少。但這僅是對于尋常人而言,若合為軍隊入項,卻又不足為道。”先前說過,趙營一個月的開銷數以萬計,區區一千五百兩杯水車薪。

    何可畏聞言拂袖道:“昌先生話說的輕巧,豈不知我營數千數萬張嘴嗷嗷待哺,不廣開渠道、分厘必爭,如何能籌得足數的錢糧!”

    昌則玉搖頭道:“何先生莫動氣,在下所言并非這個意思。”說著轉對趙當世,“左良玉在楚、豫間的產業無數,財源滾滾,卻執著于這一脈銀礦,似乎有些不通情理。”

    何可畏冷哼道:“從來只有人嫌錢少,沒人嫌錢多。能多一筆收入,何樂而不為。”

    他不知左良玉與趙當世交往的事,昌則玉也不想和他過多解釋,微微聚眉道:“左良玉的意思是要與我營分這大阜山的銀礦,而除了我營,蘇巡檢那里必也少不了分一杯羹。這樣算下來,最終能落在左良玉手里的利益更少。為了這一點微利而需大動干戈,委實不似左良玉會做的選擇。”

    何可畏聽他嘴前嘴后都是“左良玉”,且牽扯到大阜山銀礦,心想莫不是主公早已提前獲悉了此消息。心下好生納悶,正想詢問,見趙當世臉色深沉,心知內中必有其他道道,根據多年察言觀色的經驗,他認為目前不宜再逞口舌,索性將嘴一閉,不再說話。

    趙當世也有與昌則玉相同的疑惑,回想起昨夜左思禮描述褚犀地駭人聽聞的種種陰謀手段,若換做自己是左良玉,稍加權衡利弊,肯定不會再趟棗陽這淌渾水。他心思敏捷,稍加提醒,便明白了幾分,由是道:“難不成左良玉另有所圖?”

    昌則玉沉思須臾道:“恐怕是的。左良玉興許是想以此事為引子,與我營搭上關系。”

    “搭上關系?”趙當世一疑,“以他的身份地位,我尚巴結不及,他又何需大費周章。”

    昌則玉道:“左良玉不是主公肚里的蛔蟲,想法自有不同。他能在短短數年間經營起偌大的產業,可想而知定是謹小慎微、步步為營的人。就現在看來,他似乎是想由銀礦這事入手,通過利益將我營和他綁在一起。”

    亂世無義,放眼天下這四字或許未必盡然,但放在左良玉這類兵痞的頭上趙當世卻不會感到半分不妥。無論是前世遺存的記憶還是現世搜集到的消息,都表明左良玉絕非良善之輩。無事不登三寶殿,以其人的格局以及目前的實力判斷,單純一個銀礦的理由,難稱充分,他之所圖當還在后面。

    趙當世思來想去沒有頭緒,乃道:“我雖曾為流寇,但與左良玉素無瓜葛仇隙,何況現下我更是朝廷敕封的正牌參將,這棗陽縣又離他甚遠,他要謀我,難想有什么動機。”說完,連連搖頭。

    昌則玉接過話道:“主公有未想過,這左良玉之所以來尋我趙營,其最終著眼,卻是在別處?”又道,“就比如他的老仇人......”

    趙當世身子猛然向前一傾:“難道他想對付的,是八大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喀什市| 建湖县| 寿光市| 通山县| 高青县| 蒙城县| 门源| 江永县| 平山县| 汝南县| 林西县| 广汉市| 锦屏县| 北票市| 田东县| 山西省| 通许县| 永福县| 措勤县| 晋州市| 肥乡县| 马公市| 大城县| 海城市| 永康市| 友谊县| 奉化市| 峨山| 南涧| 扶绥县| 日照市| 孝感市| 樟树市| 安徽省| 望江县| 河北省| 二连浩特市| 平塘县| 奉新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