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同枝(一)-《明匪》
第(1/3)頁
幾點雨滴落下,伏于馬上的楊成府半睡半醒,伸出舌頭舔了舔流到嘴角的雨水。隨著馬背的顛簸,徐徐睜開雙眼,周遭皆是一片黑暗,“踢踢踏踏”的馬蹄聲充斥著他的雙耳。努力抬頭向遠處看,漆黑的夜幕前方,一點燈火瑩瑩生輝。
腦子尚是一團漿糊,側邊一騎趕過來,看不清那騎士面容,不過聲音卻是再熟悉不過:“二哥,看前邊氣死風的位置,要不抓緊趕路,恐我等要和劉掌盤的前鋒脫節?!?
楊成府一聽到“劉掌盤”,渾身上下登時氣不打一處來,喉頭咕嚕一下,還是把罵人的話憋了回去,悶聲悶氣“嗯”了一聲。
聽著楊招鳳等人開始吆喝著催促自己馬隊加速,楊成府心中好生后悔。后悔不該應了這來闖營效命的賊差事,弄到現在,人困馬乏,渾身濕漉漉的,依舊在這崇山峻嶺中暈頭轉向。
當日趙營的二百馬軍接到集合的軍令后,一刻不停,抄小路在約定的時間前趕到了劉哲那里。楊成府跟著劉哲在原地待了兩天,直到前鋒聚集起一支七八千騎的大軍,方才動身。
開始,他很興奮,因為統帶這支騎兵的不單是劉哲,還有闖王高迎祥本人。高迎祥將善后的事宜托付了弟弟高迎恩與小舅子拓攀高后,親自帶隊作為此次襲擊西安的主力。
但興奮了三天后,楊成府的心情一落千丈。
按照原本的計劃,闖營馬軍一旦與步軍分離完畢,立刻北上,挺進西安。孰知真個是天有不測風云,就在馬軍動身的次日,天空突降大雨,子午道前方幾處要道皆因山石崩塌而阻塞了前途。高迎祥、劉哲帶人到現場勘探了數次,都認為短時間內無法再沿著這條路行走。然而數萬大軍入谷,大量滯留在后方,前方的馬軍已成騎虎之勢,再想原路折回已無可能,何況高迎祥也不愿因為這點變故而使興師動眾的這一次進襲行動化為泡影。
與劉哲等人商議后,高迎祥決定,不走回頭路,繼續前進。但不再選擇子午道,而是橫穿秦嶺,向西透過柴家關,轉入儻駱道再行北上。秦嶺小徑雖多,可多險絕難行,楊成府跟著高迎祥,一路上端的是披荊斬棘、負芒披葦,歷盡了艱險。直到昨日,闖營馬軍才終于繞到了儻駱道。
高迎祥趕路心切,下了嚴苛的命令,日夜兼程,數千騎沒有允許,誰也不得私自停步。是以這幾日來,楊成府吃喝拉撒全在馬上,三匹馬換著騎,就這般,中間還累死了一匹走馬。戰馬不舍得騎,所以重擔全落到了那匹馱馬身上。為了給馬減輕負擔,一向慳吝的楊成府甚至忍痛拋下了幾包行李。但是聽著胯下坐騎日益沉重的喘氣聲,楊成府擔心,這匹吃苦耐勞的馱馬也很可能要堅持不住了。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到儻駱道上后,連綿幾天的雨水歇了不少,行軍速度也快了起來。因著早前與趙營走過一次儻駱道,楊成府于路判斷,再過三日就可至北口,前路似乎不再那么遙遙無期。然而,長時間乘馬的勞頓也讓他這么個經年羈旅的老兵有些難以忍受,暗自尋思,就憑自己當下這么一副有氣無力、疲憊已極的身子骨,委實難以立刻投入戰斗。
不只他受不了,趙營的二百馬軍也是備受煎熬,私下里實已怨聲載道。要不是忌憚闖王軍威以及楊招鳳的不斷安慰彈壓,只憑楊成府自己那般不死不活的模樣,這些馬軍只怕早就嘩散去了。
距離出谷只剩一日,天候嬗變,又過一日,天色更加陰沉,接連下了幾場大雨,霧氣迷蒙。大雨不下時,小雨還是綿綿下著,潮濕的空氣中混雜著沁人的泥香,人一聞,好似呷了口名茗,頓覺神清氣爽。楊成府原本低到谷底的心情也隨著即將出谷而慢慢回升。
終于見到久違了的駱口驛,近一年不見,這里顯得更為荒涼。高迎祥與劉哲在駱口驛休整了一夜,點清楚了馬軍,數量居然少了數百。這數百人有些是半途逃走的,有些則是遭遇猛虎毒蟲或受不住勞累病痛死在了路上的。楊成府這時候非常自豪,因為他手下的近二百馬軍,除了折損了一些馬匹,人員沒有半個損失。劉哲當眾表揚了他,他頓時感到倍兒有面子,情緒復振。
高迎祥是見過大場面的人,失去幾百騎他根本無動于衷,在發表了一番階段性的誓師講話后,立刻率軍疾攻最近的盩厔縣。之所以這么著急就打盩厔,出于兩個考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宜州市|
淮阳县|
大丰市|
朝阳市|
馆陶县|
花垣县|
上栗县|
江达县|
潞城市|
蒲江县|
巴里|
民和|
那曲县|
崇左市|
华阴市|
河北区|
汝阳县|
竹溪县|
永济市|
绥中县|
玉树县|
阿拉尔市|
安仁县|
监利县|
彰武县|
外汇|
宜兰县|
宣化县|
嘉峪关市|
康定县|
堆龙德庆县|
化隆|
巴东县|
涡阳县|
永平县|
民县|
长乐市|
平昌县|
馆陶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