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鐸研究過變異獸病毒。 它們潛伏在動物的體內,特定條件下會產生活性,從而率先吃掉動物大腦。 如果這個過程被動物的抗體阻擋,那最終的結果是兩敗俱傷。 可如果過程順利,那這些病毒就會霸占整個軀干,慢慢蠶食。 這是一頓最多可以享用三十年的豪華大餐! 不管原本的動物體型是大是小,三十年是這些病毒寄生的最長期限。 體型小的動物,病毒的生長和分裂就會慢很多。 而動物越大,病毒的生長和分裂就會越瘋狂。 如果這中間不出現意外,基本等到三十年后,它們就會因為糧食枯竭而消亡。 鄭鐸做過相關的實驗,所以對這一點比較確信。 這些病毒只能通過體液傳播,在空氣中無法生存,所以,每一只變異獸都相當于一個獨立的系統。 一旦變異獸倒下,這個系統就會隨之消亡。 而令這些病毒得意延續下去的根本就是動物最原始的獸性。 不管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一旦被有活性的病毒感染,都會獸性大發,從而為毒株去尋找新的寄生體…… 也就是說,變異獸不僅是這種病毒的糧食庫,也是它們得以延續后代的媒介。 一旦三十年內沒有找到新的寄生體,或者找到了,但被寄生體的抗體給干掉了,那這株毒株就相當于絕了后。 起初鄭鐸對三十年這個時間期限很感興趣。 為什么無論寄生體的體態大小,病毒都選擇在三十年內耗盡? 如果寄生在大象體內,擁有這么龐大的身軀,把存活的時間延長到六十年,或者一百年不好嗎? 當時鄭鐸對這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后來他發現,變異獸的強弱是跟其體內的病毒分裂的代數是有關系的。 每一次分化,它都會給變異獸帶來一些改變,病毒分裂得越多,變異獸的獸性就越強,更有可能為病毒,成功狩獵新的寄生體。 但與之相對的,分裂的次數越多,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 所以,這其中,存在著某種微妙的平衡。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鄭鐸也就弄清楚了變異獸頭領的產生原因。 一旦某只動物體內的能量足夠高,那病毒就會制造出頭領這樣的特殊變異獸。 而對于能量的定義,一般而言是跟體型掛鉤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