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四爺也有幾個好孩子,懂事又孝順。 也許,四爺做人子,人夫,人父還有欠缺的地方。 但是四爺做皇子,皇帝,卻是沒有一絲不足的。 他登基的時候,正是年輕,又是滿心的抱負。雖然也有戰火,但是大清國運正強,一切都利于他。 開放禁海,收復臺島,他不遺余力的將大清帶上了盛世。 四爺四十五歲這一年,歐洲有一支船隊來大清。 這一次,比之上一次來的歐洲人更多,已經是提前半年就傳回消息來,這些黃頭發的外國人要來京城。 船隊還沒來,大清土地上已經是傳遍了。 如今的沿海人們并不懼怕所謂的洋人。 雖然沒有大規模的見,但是經常也看得見。來自西方的傳教士越來越多,來古老的東方做生意的洋人也不少。 他們來來往往,也就越來越叫百姓習慣了。 都是聽過大唐盛世的人,大清的百姓們想,大清便是不如大唐時候,如今也是一派興盛氣象了。 瞧,洋人們都來做生意呢,他們帶來的東西也就那么回事吧。 前些年還能有些新奇的玩意兒呢,如今也就一般了。大清的能工巧匠太多了,凡是見過的,都能做出來了。 就是洋人們的鐘表都沒那么稀罕了。 不過,盡管百姓們看的明白,但是洋人帶來的東西,以及洋人本身,還是稀少的。 他們來,還是商機無限。 有上一次接待歐洲來賓的前例在,葉棗這回已經不緊張了。 四爺已經下旨叫太子接待洋人,到時候就住在驛館中。 至于宮中,洋人們要來赴宴的。 聽聞也有洋人‘女’眷,到時候棗棗肯定會應付的極好,四爺一點都不擔心。 何況,不過是他國來的些客人罷了,也實則不必緊張的。 葉棗只是叫宮中上下賞賜了衣料子,叫太監宮‘女’們都做了一身新的。她管后宮多年,后宮中一應的用度都不差。 庫房里該動就動,積年的衣裳料子留著又沒用,蟲蛀的都不少。 她都叫人拿出來,一年四季該賞賜就就賞賜。 宮中眾人都有事情做,誰的事誰包圓。做不好就罰,做得好就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