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毫不猶豫地——】 …… 可是。 偏偏。 偏偏。 從第一到第十一,蘇明安動搖過無數次,無數次在廢棄周目掙扎到流下眼淚,無數次破碎得鮮血淋漓,也輕微地搖擺過。 如果在這一刻,他有半點動搖,一切就改變了。 ——他卻偏偏,偏偏在這一刻沒有動搖。 命運是一個巨大的玩笑。 …… 于是。 至高之主聽到了19歲年輕生命的回答。 遙遠的回響,在時空記錄體的另一端——在宇宙的盡頭——在永無止境的熵增中——在逐漸完善的遺書中響起了,青年清澈的聲音。 “我當然……”年輕的生命說: “會繼續選擇這條無法回頭的拯救贖回之路。” “因為我是蘇明安。” “因為我不想讓人類文明永遠停滯在這一年——我不想再看到愛麗莎那樣的孩子死于世界的悲劇,不想再看到小寒那樣的人死于黎明之前,不想再看到那一碗涼掉的蔥花面。” “我不想——看到先驅者丟棄了信條,追逐者忘記了奔跑,理想主義者斥理想為中二、奉麻木為圭臬。” “因為我能做到。” …… ——你做不到。 至高之主想這么說。 但讀了那么久,共鳴了那么久,祂又清晰地知道, 以青年的毅力來看,這個結果是可能的。 …… 主人公。 主人公啊。 ……可悲又可敬主人公啊。 時空記錄體之外的“讀者”,渴望著取代這位“主人公”,渴望著把主人公的時空記錄體打造成最完美的熵減道具,渴望著拿到故事中的權柄。 但遙遠的彼端,聽到“讀者”的誘惑之語后,故事中的主人公只是親吻了一下手中的黑卡。 這一刻,似有陽光灑在了他的頭頂,宛如一個光圈。 陽光親吻著他的黑發, 他踩著自己的骨骸和血肉,大步前行。 “嗒。” 一聲輕響, ——仿佛一步踏入光中。 …… 他的神情像在悲戚地祈禱, 可他卻露出笑。 …… 偏偏。 偏偏。 命運真是一個巨大的玩笑。 …… 終有一天,這個逐步完整的“時空記錄體”會繼續流浪,流淌在宇宙之中,被除至高之主以外的生命體發現并閱讀。 比如,被一些和平有序的星球人類所閱讀并見證,例如地球,亦或其他。 再比如,意外流落到羅瓦莎,被神明安和蘇明安發現第一章。 在這個時空記錄體可視化的羅瓦莎世界里——一直身為“主人公”的蘇明安,終于作為“讀者”,看到了自己的故事。 但他只是瞥了一眼,就移開了視線。 至高之主對他而言,只是背景板。這個記錄體對他而言,也并不重要。 他只在乎現實,只在乎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只在乎——近在眼前的神明安,為什么要引導紅日降臨,殺死所有人。 面對神明安的提問,蘇明安冷冷回答: “我都不喜歡。” “我不要任何人定義我的END,是快樂的,悲傷的,還是中庸的,真實的。” “我討厭你的問題——神。” 熵增部分理論出自《時間簡史》、百科與大學物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