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本名叫《第一玩家(蘇明安)》的書。
吸引祂的原因,是故事標簽上有“游戲異界、穿越、諸天流、強者歸來、靈氣復(fù)蘇、末世、直播文、反轉(zhuǎn)”幾個標簽,讓祂感到很有趣。
之所以想看書,是因為宇宙的【熵增法則】:
……
熵增法則,是熱力學中的一個基本定律。
【熵】,意為“混亂度”。一個系統(tǒng)的【熵】越高,表示系統(tǒng)的混亂程度越高。
例如,當燃料燃燒時,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和光能。這個過程中,【熵】通常會增加,因為能量轉(zhuǎn)化往往伴隨著混亂增加。
宇宙固然。
在宇宙早期,宇宙相對有序,【熵】較低。但隨著宇宙的膨脹,能量分布變得更加均勻,【熵】逐漸增加,宇宙越來越混亂。
就像恒星、行星等天體,正是因為【熵】的存在,導(dǎo)致了宇宙的不斷膨脹和物質(zhì)分散,天體不斷遠離彼此,形成了更加廣闊的宇宙空間。
——所以通俗易懂地理解,就是事物一定會從有序變成無序。
【熵】值越高,混亂無序程度越高,而且是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過程,例如:無論怎么保養(yǎng),物品都會越來越舊。再例如,隨著人體內(nèi)部越來越混亂無序,人類會越來越老,直到死亡。
熵增法則的存在讓進化更快,可以創(chuàng)造宇宙文明的多樣化。但事物多樣性到極致后,會導(dǎo)致事物內(nèi)部的混亂化、無序化。
簡而言之,就像一個班級里有許多學生,如果大家都是乖巧聽話的孩子,協(xié)同性非常強,那生活將會很平穩(wěn)。但如果多樣性越來越大,又有活潑的,又有安靜的,又有諾爾,又有愛德華,還有水島川空,還有伯里斯,那么他們內(nèi)部就會逐漸混亂、無序,甚至遭致毀滅。
這就是宇宙的熵增法則——從有序到無序,從確定到不確定,從固定到混亂。
但并非所有事物都符合這個熵增定律。
——生命。
生命是極其神奇的事物,有些時候,它會違反該定律。
量子力學的奠基人薛定諤提出,生命的本質(zhì)是一個負熵系統(tǒng),會通過攝入負熵,來減少自身的熵增。
比如,當人體逐漸走向衰老和死亡時,醫(yī)療技術(shù)可以幫助降低體內(nèi)的混亂程度,減少【熵】值,從而減少人體的混亂程度,顯著延長壽命。
雖然宇宙的整體【熵】值持續(xù)增加,無法逆轉(zhuǎn),但局部可能會出現(xiàn)熵減。正是因為宇宙允許這種熵減的情況,生命才得以誕生。因此,生命,特別是智慧生命在宇宙中極為獨特,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實現(xiàn)熵減。
因此,有些人認為。
——宇宙文明存在的意義就是實現(xiàn)熵減。
生命存在的意義,是讓無序回歸有序,延長宇宙的壽命。
若是熵增不斷擴大,宇宙最終將達到一個熱平衡狀態(tài),將不再有任何物質(zhì)和能量的轉(zhuǎn)化和運動,意味著所有生命的毀滅。
……
這就是至高之主看書的原因。
這個“書”,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書,在祂眼里,這是可以延緩熵增的道具。
宇宙中的一切存在都是依靠能量,才能顯現(xiàn)與運行,不拘于物質(zhì)能量還是意識能量。
當一個生命體的位格足夠高,或是其他特別原因,該個體在宇宙時間長河中留下的痕跡,包括物質(zhì)痕跡與意識痕跡,會悄然無聲形成一種“時空記錄體”。它會實時記錄該個體的出生、經(jīng)歷、死亡。
這種“時空記錄體”一經(jīng)出現(xiàn),毫無征兆,也不會通知本人,往往會漂浮于宇宙星海之間,如同一個肉眼不可見的宇宙垃圾。疊影正在撿拾的宇宙垃圾,就包括這種“時空記錄體”。
在漫長的漂浮中,“時空記錄體”可能會被其他生命感知到,從而被閱讀——就像一本漂浮在宇宙中的【書】。
它的本質(zhì)是個體痕跡的記錄,也就是會自動記錄某個生命體的一生。
它以最佳熵減銜接鏈形成,如同分子細胞般緊密結(jié)合,呈現(xiàn)文字的形式,沒有混沌地逸散,也沒有無序地游蕩。它是固定的、有序的、且不會被更改,翻到哪一頁,就注定是哪一頁的內(nèi)容。
收集這種“時空記錄體”,有利于高維領(lǐng)略不同文明的奧秘,對抗自身內(nèi)部的熵增。
——這也是劇憶鏡片的形成原理。不過,劇憶鏡片僅限于羅瓦莎的范疇,時空記錄體要更高一層,屬于高維與宇宙的范疇。
因此,至高之主一直在尋找“時空記錄體”,以對抗熵增。
在漫長的歲月里,至高之主已經(jīng)閱讀過很多生命的“時空記錄體”——有的生命出自西幻的文明,終其一生都是教習魔法的經(jīng)歷;有的生命出自滿是喪尸的文明,終其一生都是打喪尸的經(jīng)歷……這些人大多已經(jīng)死去,只留下如同遺書的“時空記錄體”,漂浮在宇宙的意識維度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