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以戰養戰-《我靠種地養神獸》
第(1/3)頁
熊帶著武器裝備到的第三天,藤帶著200士兵和1500名民夫也從葫蘆谷趕來。
1500名民夫中只有300人是葫蘆谷的居民,剩下1200人都是河對岸的俘虜。
青壯俘虜減少1200人,葫蘆谷那邊的士兵跟著抽調了兩百人過來。
除了抽掉的民夫之外,原本葫蘆谷100戶家庭和300戶俘虜家庭也會在之后一段時間遷徙到煤礦這邊來。
既然開春了挖煤工作自然要開始了,除了供給給山里冶煉廠那邊的煤炭之外。蘇木把煤炭又開發了一下做成煤球。
現在銅爐子在夏部落中很受歡迎。雖然燒煤污染空氣,但總比有事兒沒事兒就近砍樹來得好。
葫蘆附近山林中已經禿了一片,這就是人口聚集在一起造成的過度砍伐。
畢竟人口多了需要建造的木屋就多了起來,然后燒柴、木床、木桌、圍欄.......等等各種需要木材,不提早預防一下,領地中的森林早晚被砍伐光。
所以今年磚廠在開春之后又擴建了一波,燒磚不再用木頭而是用煤炭。這樣蓋房子的時候木屋可以適量減少多建一些磚瓦房子。
“參戰的青壯分戶口標準一家五口,可以是兄弟姐妹三人加父母,也可以是和父母分家老婆加三個孩子......”
煤礦前的空地上,在煤礦這邊俘虜的4000多俘虜,正在聽著木嘴里的戶籍政策。
人太多了,還讓這些俘虜以部落的形式生活在一起,蘇木發現即便有自己的天賦加成,俘虜的忠誠度依然增加的很慢。
因此戶籍政策就應運而生。
原本一個大家庭的部落,被打破成無數個小家庭。
蘇木給他們強制分家,這樣做的好處是打破固有抱團的部落俘虜的同時,以后有什么責任和義務也都可以具體到家庭。
比如說這次從葫蘆谷那邊的俘虜中抽掉青壯民夫。只要成為民夫拉練之后變成初級民兵的,青壯這一戶就可以晉升為居民。
待遇方面較之葫蘆谷原本的居民低一個檔次,但大人可以一天吃兩頓,孩子一天可以吃三頓。
并且免除河工,婦女可以跟著葫蘆谷中那些婦女一樣,做些清理大魚曬魚干,又或者曬野菜,以及在又開始開墾的荒地中撿草根輕松的活。
如果被抽掉的民兵戰死,那么這戶人口就會得到撫恤口糧,直到家里的孩子滿十八歲為止。
政策和福利蘇木把把古代封建社會的制度照搬了過來,當然一些法律和制度也參考現代制度進行了一些調整。
這樣封建制度很適合現在部落文明向國家文明的轉變,現代制度又彌補了封建制度一些漏洞和不足。
這樣民政戶籍政策就這樣轟轟烈烈的開始執行了。
打破舊的圈子組建新的秩序會遇到很多阻力,不過這些阻力在蘇木暴力手段下統統被打破。
再加上遵循戶籍政策就可以成為正式居民,從一天累成狗做河工,變成一天吃兩頓做民夫。
如果能夠成為民兵直接不用做河工,可以扛著籬笆去耕地了,而且一天可以吃三頓。
總之在強權和肚皮的雙拳打擊之下,舊有的部落抱團直接被蘇木拆的七零八落。
葫蘆谷那邊的俘虜分離一部分在煤礦這邊安家,同樣煤礦這邊的俘虜也分出來一部分,被送到葫蘆谷那邊從挖煤變成做河工。
再加上被抽掉出來的民夫組建成戶籍家庭,原本擔心的俘虜太多不安穩的隱患,進一步被消除。
戶籍政策在煤礦這邊執行一個星期之后,每天跟著士兵訓練的民夫臉上開始有了笑容,家里的老婆終于可以吃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渝北区|
鹤岗市|
崇左市|
太白县|
新竹市|
磴口县|
延庆县|
高陵县|
浏阳市|
十堰市|
浙江省|
华亭县|
确山县|
额尔古纳市|
利辛县|
绥棱县|
张北县|
革吉县|
石狮市|
伊宁县|
登封市|
洛南县|
井研县|
道真|
潮安县|
黄山市|
华阴市|
兴隆县|
固始县|
金寨县|
连州市|
宣威市|
永宁县|
柳林县|
安溪县|
章丘市|
鄯善县|
文化|
青岛市|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