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帝微愣。 繼而他明白過來:“你的小廚房,也弄了蜂窩煤爐子?” “安誠郡王送的。”貴妃笑道,“甚是好用。安誠郡王很會做買賣。聽說這爐子是成陽郡主造的?” 皇帝:“不錯。” “很好用。”貴妃說。 皇帝沉默了下。 沒過幾天,御書房外面的小廚房里,也備了好幾個爐子。寒冬臘月的,皇帝偶然要吃些什么點心,都直接在小爐子上做。 皇帝這才明白,這蜂窩煤爐子和煤礦的重要性。 只要嘗到了甜頭,此物就會跟柴米油鹽里的“柴”一樣,成為生活必需品。 “……明鈺,這買賣還是得交給衙門,需得在工部之下,設(shè)個專門的煤炭司,管理煤礦開采。”皇帝道。 蕭明鈺早已預(yù)料到了。 一旦皇帝意識到了此物的重要性,就會過河拆橋。 “伯父,侄兒早就跟工部的人交接過。煤炭司統(tǒng)籌,侄兒的人負責(zé)具體事宜。得到的錢,一半上交國庫,剩下四成給內(nèi)務(wù)省,侄兒拿一成,您意下如何?”蕭明鈺非常自然詢問。 皇帝便笑了。 “你早已想妥了?”皇帝問。 蕭明鈺:“重利占為己有,是與國不忠,與伯父您不孝,侄兒豈敢?” 皇帝哈哈笑起來。 他又對蕭明鈺道,“你不當家,不知艱難。朕為主天下,就是要處處替百姓算計到。只是拿一成的利,委屈你了。” “伯父記得侄兒的好,侄兒就不委屈。”蕭明鈺道。 皇帝頷首。 直到此刻,皇帝才說:“成陽郡主能做些利國利民的事。” 蕭明鈺趁機道:“陛下,不如您認下她做義女,封她為公主。” 皇帝失笑:“胡鬧,哪怕朕認了她做義女,那也只能封郡主。要不然,規(guī)矩全亂了。” 薛湄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郡主了。 這個郡主,還是她自己討要去的。 皇帝想起了她,心情總是很復(fù)雜,很難說對薛湄是喜歡,還是戒備:“……她是太后相中的兒媳,認義女就算了。待她回京,朕自有褒獎。” 蕭明鈺:“她何時回京?她一女子,去白崖鎮(zhèn)這等重地,恐怕不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