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6章 立冬火鍋節-《長安小飯館》


    第(1/3)頁

    邵杰這回不是帶著圖來找沈韶光,而是帶著人來的。

    沈韶光拖拖拉拉,病完全好了時,已經進入了農歷十月,眼看就要立冬了。“螃蟹大賽”還在進行著,沈韶光已經讓人把收起來的火鍋都拿了出來,又去訂了一批新的火鍋子。

    去年火鍋子開始流行的時候,邵杰還不認識沈韶光,這玩意他只吃過“山寨版”的,當時已經覺得不錯,這會兒吃到“正版”,簡直驚艷了。

    “就這奶湯的,涮這魚丸肉片,我能頓頓吃,吃不膩!”邵杰甩開腮幫子狠吃了一頓,臨走還順走了兩個鍋子——然后就拉來了更多的資金。那鍋子進貢給了邵家老翁,邵家老翁便同意孫子的建議,追加給沈記投入的銀錢。

    邵杰火急火燎的性子,本來正在兩家店面之間取舍呢,這會子干脆與沈韶光商量都買下來,沈韶光一咬牙:“買!”

    邵杰再夾一大口肉片子蘸了麻醬蒜泥塞在嘴里,“這就對了!咱們一定要把這鍋子賣到胡地去,讓那些蠻夷看看,什么叫上邦大國,什么叫鐘鳴鼎食,什么叫好吃的!”

    沈韶光:“……”這是教化胡人之心不死啊,行,努力吧,少年!

    邵杰吃鍋子利索,花錢也利索,店面買了下來,操持著人裝修,有之前裝修親仁坊店的經驗,沈韶光都沒怎么插手,邵杰就包辦了。

    又找奴隸商人接著買人,然后帶了人來讓沈韶光訓著。

    邵杰建議:“你且訓導一陣子,然后把他們分散到崇賢和親仁兩店里,讓老人兒帶著,帶一陣子,之前不懂的也懂了。”

    以老帶新,實習?邵郎君可以的!

    沈韶光很同意邵杰的意見,卻又想玩一把大的,“邵郎君,咱們做個‘立冬火鍋節’吧?”

    “火鍋還能節?”

    邵杰沒經歷過人造消費節遍地的時代,不知道毛毯也能節,啤酒也能節,狗肉也能節,本來應該光棍形單影只的凄涼日子卻成了全民購物狂歡節。

    沈韶光跟他解釋這只是個噱頭,“我們就選在立冬日這天,去東市或西市拉開架勢,擺開火鍋子,擺回攤兒去。不圖賺多少錢,就為混個臉熟,創一創名聲。”

    沈韶光慣常畫得一手好大餅:“你想想,只要這一天吃了我們鍋子的,第二年是不是會再想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如此,保不齊吃鍋子真能成為立冬日的新習俗,甚至可能出現‘立冬日吃火鍋,不吃火鍋凍耳朵’這種民諺。”

    邵杰:“……”恐怕客人們造不出來,小娘子也能造出來,然后寫到外面詩壁上。

    邵杰確實沒高估沈韶光的節操。沈韶光正在琢磨怎么最大限度地宣傳沈記,宣傳火鍋,尤其在見到邵杰帶來的新人里的兩位以后。

    這兩位,許四郎和張二郎是寺廟奴仆,跟著俗講僧練過挺長時間的口齒唇舌,也能講若干段佛經故事。

    沈韶光當場讓他們來了兩段,一段《維摩詰經講經文》、一段《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這樣的傳統宗教故事,竟然講得很有意思。

    其中許四郎口齒格外伶俐,說話噼里啪啦,中間不打磕絆,跟倒料豆兒似的。

    張二郎又不同,他口齒雖一般,卻極擅長模仿,學男學女學老學少,神態動作像得很。

    都是人才啊!沈韶光稱贊邵杰:“這樣的人物,你也能尋來,真是太強了!”

    邵杰不明所以,不就是兩個口齒伶俐點的跑堂嗎?他們從前在寺廟里跟著講經僧的,半點廚藝不會,想到跑堂總要口齒伶俐一些,故而買下了他們兩個。

    然后沈韶光就讓邵杰明白了什么叫“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她先是把酒肆里的菜名順了順,編了一段自己店的《報菜名》。

    烤雞、燒雞、燉雞、白切雞、炸子雞,霸王別雞;醬鴨、燒鴨、鹵鴨、酒糟鴨、富貴肥鴨……雞鴨魚肉、干鮮糕點、特色菜品,該羅列的都給它羅列上。

    讓許四郎試了試,到底術業有專攻,雖然一時菜名記不全,但饒是這么幾句,已經有點行云流水的意思了。

    明明是許四郎說得好,邵杰卻贊沈韶光:“小娘子很可以!以后這一段就當成酒肆的招牌之一,閑著沒事就來一段,給來吃飯的郎君‘添個菜’。”

    沈韶光笑:“聰明的腦袋總是相似的!”

    兩個商業互吹的人哈哈大笑。

    邵杰問沈韶光:“張二郎放在另一個店里?他的口齒恐怕不如許四郎。”

    沈韶光越發得意:“張二郎也是干將,山人自有妙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黑河市| 绥中县| 金坛市| 玛纳斯县| 洞口县| 高阳县| 六枝特区| 长武县| 常熟市| 清远市| 乡城县| 庆阳市| 佛学| 杭锦后旗| 长春市| 黎川县| 张家界市| 哈巴河县| 清徐县| 昔阳县| 承德县| 寿宁县| 昂仁县| 古浪县| 金塔县| 盐亭县| 贵港市| 黔江区| 涟水县| 淮阳县| 互助| 新田县| 鄂托克旗| 大渡口区| 额尔古纳市| 杭锦后旗| 泸水县| 岢岚县| 北碚区|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