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元節祭祀-《長安小飯館》
第(1/3)頁
過完七月七,很快就是中元節。
此時中元節是個大節,城里寺廟道觀都做法會,宮里年年都往慈恩、青龍等大寺廟送盛滿奇珍異寶的盂蘭盆,百姓們不少也去寺廟祭祀祈福。在這些大寺廟前,往往還有演百戲的以及佛教俗講,又唱又念,很是熱鬧。
便是沒什么大名氣的小寺廟這幾天也很繁忙,比如光明庵,早幾日便打掃收拾,中元節頭一日,圓覺師太穿著正式法衣,念了經,請出了裝飾蓮花紋金筐寶鈿的盂蘭盆。
沈韶光獻上自己蒸的蜜供糕點,并捐了香油錢,又與其他信眾一起聽了一回經。
散了晨間儀式,圓覺師太對沈韶光笑道:“好精巧東西!卻又與七夕花糕不同,幾層堆在盤子里,當真體面。”
圓覺師太到底是吃主兒,一眼看出這中元節蜜供糕點與七夕花糕的不同。七夕花糕纖巧細嫩,著重口感,不禁放,也不能壘堆;蜜供則大多用奶油、蜂蜜、面粉或蒸或炸或烤,外形挺脫,在盤子里攢三五層,漂亮體面,放六七天沒有問題。
卻不知沈韶光做這蜜供糕點,卻也跟七夕花糕有關。
這個時候,祭祀做貢品是個家庭傳統活兒,“主祀奉蘋蘩”是主婦們的必修課,所以沈韶光本沒想開發這個節日,卻沒想到有個吃了七夕花糕的客人竟然來店里訂糕點,要七月半的時候祭祀父母用。
“先考妣在時,尚家貧,從沒吃過這樣精巧的東西。如今某幸而賺了些錢,便想讓他們也嘗嘗。”訂花糕的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穿杭綢袍,面色粗黑,可能是走遠路行商的,說這話時一臉惻然。
沈韶光也肅穆了臉,雖然理解這份“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也想做成這份生意,但花糕的缺點卻要跟人講清楚,這個玩意可供不了中元三天,風一吹,要么裂了,要么散了,甚或腐敗變質了。
客人也知道沈韶光說的是實情,便皺起眉來。
沈韶光想起前世做的專題“逝去的京華滿漢餑餑”,便道:“兒改改方子,用蒸、烤、炸之法來做,應該能行。”
第二日做了幾個,請這客人嘗過,客人首肯,沈韶光便做起了這唐代的蜜供點心滿漢餑餑來。跟清宮大內餑餑房的自然沒法比,便是跟清末民初點心鋪子的餑餑桌子也相差甚遠,但在這千多年前的唐代,安慰一位行商懷念父母的心,卻是足夠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旺苍县|
怀化市|
大田县|
南和县|
无锡市|
黔西县|
和林格尔县|
育儿|
故城县|
金湖县|
无为县|
竹溪县|
当雄县|
石林|
稷山县|
乾安县|
石狮市|
舟山市|
准格尔旗|
芒康县|
册亨县|
定安县|
舞钢市|
巨野县|
霍邱县|
承德市|
黄骅市|
镇沅|
哈巴河县|
施甸县|
郓城县|
黔南|
江川县|
竹溪县|
饶平县|
兰溪市|
保定市|
甘德县|
易门县|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