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百萬兩的債券,葉明盛會想盡辦法讓崔家,公孫家,云家等一眾鄉紳來買單,獲得的銀子葉明盛一部分將用來改善遼陽的財政狀況,整軍備戰等入關的各項事宜,而大頭將用來向這三家為首的世家鄉紳群體去購買他們手中的大部分土地。 購買回的土地將作為國有土地,以七十年,五十年為期限租給廣大的貧苦農民佃戶,為了提高農民耕種的積極性,葉明盛準備將原本地主給佃戶的一九分成,二八分成,改為五五分成,加強廣大農民兄弟對奉武軍政權的擁護·············· 如果此舉成功的話,葉明盛將會在避免對三家以及士紳階層動刀,維護社會穩定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解決遼陽貧富差距過大,土地兼并嚴重的社會問題,緩和了中下層民眾與士紳群體眼中的階級對立,并且將遼陽三閥為首的士紳階層綁上了自己奉武軍的戰車。 畢竟如果奉武軍涼了他們手中那些掏空了他們家底的債券自然也就作廢了,就算是為了保證他們手中債券本金與收益,他們也都會為幫助奉武軍入關征戰天下! 至于這第二項,就是民生,暴利行業的公私合營。 葉明盛原本一開始,只是準備對糧食,鹽,鐵,布匹等幾個關鍵行業的重要商號,進行公私合營,加強對行業的監管,嚴厲打擊那些不顧百姓死活社會安全穩定,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的不法商人。 但是從古三思的口中,得知了人參,鹿茸,貂皮這些產品的暴利后,葉明盛也是準備對這塊領域進行公私合營,將這些利潤收歸到官府手中,取之于民造福于民·············· 如果說前兩項內容,葉明盛著眼于當前的話,葉明盛這第三項改革內容更多的就是著眼于未來了。 葉明盛準備對境內的適齡兒童辦學校進行免費教育,現在的遼陽除了少數士紳地主家的孩子,能夠上私塾學習外,大部分農民,工人,手工業者的孩子,都是沒有得到受教育的機會。 除了少部分的幸運兒能夠改變自身的命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只能是一代接著一代做著這些工作,毫無疑問這是一種階級固化,不利于社會整體的向前發展。 世家門閥之所以強大,原因雖然在于他們擁有土地,掌握著社會大部分的生產資料的緣故,但是葉明盛認為,世家強大的根本原因則是,世家們掌握著這個時代,最優質的的教育資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