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 隊列中被念道名字的士卒在答到的同時,也會前往陳延年哪里,在花名冊上,按上一個紅手印。 站在校場中間的葉明盛,聽著耳邊傳來部下報道的聲音,心中返回洛安的喜悅,竟是不知不覺逐漸的消失。 在豐山縣作別了崔氏后,他回到了東鄉縣和陳延年等人回合,接著他們歷經了一個月時間的長途跋涉,穿越了數省,終于是在兩個時辰之前,返回了這個時代大周朝廷政治,經濟中心——都城洛安。 雖然是歷經了千辛萬苦,終于是返回了洛安,但是身為一營統領的葉明盛,根本來不及體會一下洛安的繁華,也沒有絲毫的休息,便是開始帶著,手上的各種公文,開始在兵部,禁軍大營之間跑交接任務的程序。 跑程序雖然看上去事情不是很大,但是卻極為的繁瑣,而且有一環錯了,就可能惹上不小的麻煩。 也幸虧葉明盛有著,孔瑞安這個好朋友,在他的幫助下,葉明盛算是走了快車道,只用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就是跑完了禁軍大營,兵部兩個部門,完成了正常時間,需要七天才可能辦完的交接任務的所有手續, 至此葉明盛他才算是終于完成了,徐兆杰交給他的這項任務,做完這些公文上的程序。 交接完任務,對于葉明盛來說并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他需要隊伍拉到了校場,進行新的程序,清點人數,清點武器鎧甲等物資,向兵部,向禁軍大營,呈報戰損,索要餉銀,賞金。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原因,禁軍除了出征之前,會領一筆安家費之外,一般情況下出征的時間的餉銀,都是暫不發放,等回來的的時候,在一同發放。 因此葉明盛現在回來后,第一時間就是要統計人數,盡快的把戰死和現存的士卒人數的數量統計出來,然后向兵部,禁軍大營,進行申請,然后好等申請通過,把賞銀發下來,為死傷的士卒辦理撫恤,家里面的稅收減免等。 因為人數只剩下了四百多人,所以校場上的點卯報數,很快就是結束了,拿到結果完成匯總的陳延年,從隊列中走出來,拿著花名冊,向著葉明盛稟告道: “稟告統領大人,我部歸來有四百一十二人,在北征宮都中,共陣亡七百五十七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