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八章 開不開眼-《掌貴》
第(2/3)頁
隨行的甲衛副指揮剛到外邊晃了一圈回來:
“剛收到消息,說水匪五天前劫了金華史家的商船要求贖金。史家第一時間便報官了,但官府沒能及時作為。水匪沒能收到贖金,三天前將船上包括史家二爺在內的百多人全給殺了。史家人財兩空損失慘重,認定是水兵衙門未有作為,當時極其不滿。
史家在金華當地勢大,再次施壓當地衙門討要說法。可當地官府本已受制于朱常玨和倭寇而焦頭爛額,便強行暫時壓下了史家不滿。
卻不知史家一氣之下,認定了是官官相護,不但利用其影響力四處散播大周官府間的黑暗貪腐,昨日還舉族投奔了玨皇帝。他們獻出了所有身家,而玨皇帝則答應會傾盡兵力將來剿滅水匪為史家報仇。
此外,在史家的煽動下,好幾家同樣被搶了商船的大商都對朝廷很不滿。若按眼下趨勢,水匪之患不解,便等同于被動將那些大商助力推給了朱常玨。”
“……”
太后程紫玉等人齊齊深抽了一口氣。
朝廷若不動手清除水匪,那便是逼迫那些受害商家不滿甚至反叛。難怪水匪劫的都是大船,因為大貨船的貨主都是大族,有能力租用大船的商戶都是大商,有實力做長線商貿的家族背后誰家沒有大的勢力靠山?
所以朱常玨籠絡的,說白了都是實力不容小覷的一部分勢力。
他們是逼迫朝廷不得不分出兵力來收拾這爛攤子。
可水匪若是好除,那也不可能數千年都除不盡了。真要動手,水軍兵力肯定不夠,那么去哪兒調兵?此刻的大周本已烽煙四起,水路上更有倭寇和朱常玨兩路威脅。兵力本就捉襟見肘了,更不提是水軍。
再有船呢?水匪都是尖頭利船,來得快去得快。一般船只根本追不上他們。
若沒有得用的戰船,怎么打?
玨王反了之后,江北江南所有戰船都最大程度東調南調。若再將船只兵力回調,還是便宜了朱常玨,減輕了他的戰力壓力不是嗎。
所以這注定是一出怎么選都不會對的逼迫。注定是疲于奔命的無用無解選擇。
“所以衙門只能先行安撫,沒法剿匪,只能先做警示,盡力阻止商船夜行南下。”
又有衛兵來報。
說不僅僅是聊城,附近口岸都差不多狀況。
大部分的船只,能等的都等了下來。等不了的便改走陸路。再有能做主的,則直接放棄行進。說聊城集市最近尤其熱鬧。不少商船都在出貨,索性就地將貨物在聊城拋售隨后返航,連銀子都不掙了……
只有極少數為了趕交貨期的船只冒險無視警示,那便是全憑運氣了……
“怎么辦?”
是啊,怎么辦?
“咱們也走陸路嗎?”
“咱們人多,聚在一起太顯眼。拆開走又危險。還是坐船好。”程紫玉此行任重道遠,不敢將人拆開啊。而且,還得去太湖呢。必須有船才方便。
“都在等馬等車呢。咱們即便出大價錢,只怕也弄不到多少車馬。且咱們也沒時間了。”耗不起,等不起。
一刻鐘后,程紫玉下了個決心。
棄貨寄存。
他們找了大商行,將船上所有貴重的貨物全都開始卸下……
她不能放棄南下,也不能放棄船行。
甚至,她都不敢放棄夜行。
皇帝不知能撐幾日,太子不知能騙幾日,朱常安不知會不會鋌而走險,他們沒時間了。
所以她想,要是她的船上沒有好貨好物件,是不是就不會被盯上了?水匪不會眼瘸到隨便什么船都去打劫吧?
趁著所有衛兵都在忙著卸貨,程紫玉在聊城集市四處亂逛了起來。
卸完貨冒著風險若是走空船,豈不是擺明告訴外人他們這船有問題?她必須找些貨裝了。
腦中靈光一現……
她有了個想法。
聊城近淄博。
恰好,淄博也是產陶大地。
此時此刻,碼頭集市上,堆滿了滯留和被低價出售的陶器。
她細細在陶市挑了起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宁城县|
德昌县|
三原县|
湘乡市|
额尔古纳市|
家居|
团风县|
大姚县|
交口县|
曲靖市|
涞源县|
青河县|
铁岭县|
罗定市|
石嘴山市|
五大连池市|
璧山县|
巴里|
桑日县|
灯塔市|
漳浦县|
桐柏县|
沅陵县|
枣庄市|
宁化县|
连江县|
绵竹市|
太康县|
大港区|
哈密市|
贵溪市|
乌兰察布市|
仙游县|
道孚县|
瑞昌市|
香格里拉县|
万宁市|
高青县|
红河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