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章 難題昭妃-《掌貴》
第(1/3)頁
不久前的朱常安,同時面臨著好幾個難題!
第一個難題,皇帝要為太后祝壽,想要好好樂呵,做點什么讓老太太高興一場!可皇帝不知是惰于費腦筋,還是有意要考驗眾皇子,竟命各皇子一人出一個祝壽的點子!誰的點子好,最后被采納,皇帝便將賞個恩典!
各皇子摩拳擦掌,急于表現!除了可以求賞,這絕對也是奪嫡路上的加分項!朱四也是一樣!他太缺機會了!他一心要把握此機!
第二個難題,祝壽的話題一開,闔宮上下都為壽禮費透了腦子!皇后貴妃都出身大族,自然不急。可昭妃卻睡不著覺了!對她而言,如何不丟面子還要出挑,如何少花銀子還能給兒子加一把推力,這都是大問題!昭妃愁擾,準備壽禮這任務自然交到了兒子那兒!
第三個大難,朱常安手里人越多,銀子便越缺!他手里有幾樁買賣,卻不足以維持他日益擴大的圈子開銷,也不足以招募更多的幕僚和人手!披荊斬棘,他每跨一步都要花費銀子,哪里能弄來銀子?他愁啊!
于是乎,朱常安和他的幕僚有了一個完美的設計,不但可以完美解決眼前,還足夠維持長線!
他做了完全的準備。御書房,在眾兄弟提出賀壽主張,建議如何為太后大肆擺宴,如何修廟塑佛,如何修宮建園之時,他提出了游船南下!
眾兄弟紛紛嘲笑,暗諷他不懂朝政,這是要敗壞他們兢兢業業為國操勞的父皇的名聲。
可他鼓足了勇氣不卑不亢,將早已演練了數百遍的一番話,底氣十足據理力爭!
他闡明了南下的可行性,分析了大周的太平盛世,他還引經據典,從孝講到禮,他功課做足,從氣候講到人文,他將朝廷現狀——兩江經濟和人文狀況全都拿出來一一分析。
兩江賦稅和賦糧數目占大周的三分之一,鹽課銀占大周總數的一半,人文才子輩出,以浩蕩皇恩控制江浙的必要和必需……這一切,都讓皇帝的興致也被極大調動了!
他察言觀色,皇帝一動心,他這才擺出,太后如何喜歡吳文化,喜歡昆腔,喜歡那些朦朧中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皇帝南下,并不為享樂,而是一全孝心,是該萬古稱頌的孝行,非但不會壞了名聲,反而是將吾皇品行傳播大江南北!
而最重要的一點,朱四拿往年數據拿出來做了個對比:
在京中擺宴祝壽的開銷皆由朝廷來,那保守估計至少需要數十萬兩雪花銀,若是規模大些,只怕百萬兩銀子也是擋不住的!
可若一路南下……一切開銷自有富得流油的地方政府承擔,有無數豪紳搶著巴結結賬,朝廷非但分文不用花,還能在施予浩蕩皇恩皇權的同時,從財政到聲望都大賺一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度市|
佛冈县|
连城县|
衡阳市|
隆化县|
枣强县|
陆河县|
抚顺市|
昔阳县|
库尔勒市|
同心县|
谷城县|
涿鹿县|
萨嘎县|
庆安县|
江川县|
抚远县|
乌兰县|
惠安县|
白玉县|
通河县|
三穗县|
尚义县|
闵行区|
梁平县|
中江县|
平遥县|
牙克石市|
临高县|
营山县|
姜堰市|
宜章县|
琼海市|
嘉禾县|
山东省|
祁门县|
远安县|
莱西市|
泰顺县|
海原县|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