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黑蓮居士要動手了,五百年前有個流言說西方教會有一個大破綻。現(xiàn)在五百年時間已經(jīng)過去,偃師已經(jīng)刑滿釋放,正式加入西方教。同時西方教內(nèi)因為佛國建設(shè)也是怨聲載道,沒有了收割目標,矛盾也是日益嚴重。 這可能就是大破綻了。 偃師滿臉嚴肅,因為他剛才向三個和尚討要五百年前分出去的三把寶劍,但這三個和尚都拒絕了。偃師當面沒有發(fā)作,但已經(jīng)判定了他們死刑。這點也是和蕓姚一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都會把仇人記在小本本上,有機會再弄死他們。 偃師知道西方教救自己并不是因為慈悲心腸,而是因為他有利用價值,同時西方教看中的就是他的三把劍。這可是動了天庭的利益才鑄成的三把利刃,是他弄死蕓姚的依仗,如今卻落在了和尚手里,而且三劍分開,著實有些難辦。得先把這些和尚弄死,把劍要回來。 他知道和尚是不可能幫自己去對付蕓姚的,自己必須依靠自己。想要自己掌握命運的決心,這點偃師是絕對不會輸給蕓姚的。 蕓姚最初的行動力只是不嫁人,而偃師則是為了從萬惡的封建制度下活命。 現(xiàn)在偃師面對的問題比蕓姚還難,當年蕓姚忍一忍還有發(fā)展的機會,因為她身在凡間,周圍是有發(fā)展空間的。而偃師現(xiàn)在在西方教,周圍都是長命的修士,他如果忍耐下去,那和尚肯定比他還能忍。 那三把劍都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取回,偃師意識到一個殘酷的問題,那就是在西方教內(nèi),他的騰挪空間不夠。雖然西方教能給他資源,但最終他也就是個給西方教打工的,和尚是不可能把商君三劍物歸原主的。 所以他的選擇不多,臥薪嘗膽顯然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修士的命都太長了。但直接莽,直接殺人,雖然他做得到,但和西方教為敵并不是聰明的選擇。所以最好的辦法只有一個了,那就是引狼入室。 偃師知道西方教有敵人,他可以和敵人里應(yīng)外合。敵人殺他們的仇人,自己取自己的寶劍,各取所需。 當個人利益和西方教利益沖突的時候,偃師是毫不猶豫選擇個人利益的。 “你敢背叛西方教圣人?”黑蓮居士第一次見到偃師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和西方教結(jié)下血海深仇,大家都會因為畏懼圣人而不敢背叛。黑蓮居士遇到過很多次背叛,都是因為叛徒畏懼圣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