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砥礪前行-《變身之后封神時代》
不能對仁義有成心,自然也不能對利益有成心,放下成心看問題,齊同仁義和利益。
以前孟子說今人的品德不如古人,所以古代賢者變法是人人稱快,而今人變法是怨聲載道。根本問題就是古代賢者身在開拓的時代,所以有足夠的利益去分配,所以大家其樂融融,相安無事。而戰國開拓的空間已經很少了,利益增長的空間微乎其微,變法就是要割肉,那自然怨聲載道。
簡單來說,戰國變法肯定是不如圣賢變法,因為圣賢辦法能帶來巨大利益,而戰國變法是利益的再分配。就好像考試,滿分一百,以前華夏文明只能考五十分,但進步空間巨大,而戰國時代的華夏文明考到了八十分,進步空間就沒那么大了。越到后面,就越是困難。
所以要放下成心,才能看到真相。
不過雖然看到了真相,孟子也不會去說,也不會宣傳齊物論,他在知道自己的成心之后,就說道:“雖然知道了自己的成心,但我依舊要繼續原來的主張,依舊要反對法家。”
莊周聽了不由點頭,雖然蕓姚靈活運用自己的齊物論,發現了齊物論的用處,但莊周其實也不是很愛聽蕓姚開口閉口就言利的主張,畢竟現在擴張都已經到了極限,各國都不得不去其他國家搶利,如果蕓姚的主張推廣下去,古代圣賢是搶利,現在戰國也是搶利,那大家還不理直氣壯?只怕天下就更亂了。
莊周說道:“你之所言雖然鏗鏘有力,但比我的‘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更可怕。若是天下皆知,那天下只怕連假仁假義都沒有了,反正連古之先賢都是搶利為先,再說仁義。現在既然不能擴張,那大家也只能撕破臉皮互相搶劫,連假仁假義都不用了。”
孟子點頭,果然莊周和他很像,都是想要天下太平,所以才會對天下進行批判,莊周心中追求的也是仁義,只是戰國確實不能讓人滿意,所以他們兩人才會選擇了兩條截然相反的道路,自己積極入世,而莊周和隱士一樣厭世。
“確實如此,這天下之利都在別人身上。法家變法要殺人,國君擴張要發動戰爭,若是我再不努力地推行仁義,那仁義可就徹底消失了。所以我不能讓其他人再通過齊物論了解到真相,我也要繼續宣揚仁政。”哪怕是自欺欺人,哪怕是無能為力,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點孟子倒是和孔子一樣。
為了不讓仁義徹底消失,為了不讓環境更加惡劣,所以孟子要繼續宣揚仁義,哪怕是在做無用功也無所謂。
“那就是保持原樣。”蕓姚說道:“也好,反正變化還沒有發生。”以后大家就會知道擴張不僅僅是地理上的,也是社會層次上的,等到地主的力量被帶動起來之后,新的力量就會爆發。同時大家也會知道大規模工程可以激發土地的力量,不再單單地看天吃飯,而是要通過各種大工程擴大糧食產量。
以前還只是精耕細作,而之后都江堰、鄭國渠等國家工程將會上馬,就算地理上不擴張,光是對現有土地的改造也一樣能擴大產量。
所以擴張不僅僅是對土地,同時也是對組織力和科技力的擴張。也就是說不是非要去國外搶地盤的,只是如果不變法,組織力上不去,科技力也同樣低迷。
所以蕓姚說的變化就是秦國帶來的組織力的提升,而在此之前七國會維持微妙的平衡,誰也吃不下誰,當然誰也不會真心和別國合作,這樣的現狀會維持很久。
“難道你就不擔心天下為了爭利而徹底放棄仁義么?”孟軻問蕓姚。
“不擔心,不管是一國獨大吞并天下,還是七國打來打去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總會在仁義的框架內進行談判,畢竟誰也不想一直打下去不是么?一直這么消耗下去,貴族最受不了,他們的力量會在反復的戰爭中消耗殆盡,越來越虛弱,到時候免不了要發生國人暴動這種事情。畢竟有國人暴動在前,有盜跖之亂為鑒,一旦七國貴族力量減弱,那么他們的位置就會不穩定。到了那種時候必然會窮則思變,肯定就不打仗了,反而會去想辦法自保,到時候自然會推廣仁義。”蕓姚表示不可能一直打下去的,打到大家都受不了的時候,各國各階層都會追求和平。
“你還真是鎮定。”孟子不由搖頭,悲愴地說道:“在此之前要死多少人啊。”
“很多。”蕓姚說道:“但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族若是有太多的私心,天道自然會消磨人族的私心,最終還天下太平。只是太平的時候,王侯將相是否還能保證自己的位置可就不一定了。”“總之仁義不會消失,因為華夏在周禮制定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仁義的思想,大家的愿望是一樣的,都是安居樂業,只要這個前提不改變,仁義就是華夏的標準。”
“道家學說總是那么冰冷。一句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卻是多少人命。”孟子都不知道說什么好。
“這沒辦法,人族誕生于三界本來就不是來享受的。其實我也希望人族能一片喜慶,可人族缺陷太多。就比如成心,人人都有成心,有成心就不能為他人著想,有這些缺陷,最后遭遇種種苦難也就是不能避免的。”蕓姚以前想過幫忙,但人族不能靠神仙,必須靠自己。因為靠神仙也不能長久,人族有缺陷就注定人族只能靠自己才能長遠。
孟子也接受了這個解釋,人族的苦難最終還是因為人族的缺陷導致的,但最后人族肯定能在仁義的框架下和平,有了這樣的回答孟子也能安心了,自己的努力也算是值得了。
孟子對蕓姚行禮,蕓姚還禮,然后孟子就先回家了。
莊周問蕓姚:“你不是喜歡墨家么?我還以為你會狠狠批判儒家呢,沒想到最后你竟然會這么溫柔。”
“其實墨家的兼愛,也是為了最后的安居樂業,只是墨家不同意儒家的鋪張浪費而已。儒家是分利,而墨家對儒家的分利方式不滿,這就是他們的最大差別。”蕓姚表示儒家想要維持現有的分利模式,而墨家要改變現狀,所以矛盾很大,不過安居樂業這個目標并沒有不同,只是墨者的安居樂業包括的人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宽甸|
西贡区|
本溪|
惠州市|
井陉县|
梅州市|
大同市|
旌德县|
仁怀市|
互助|
鄱阳县|
叙永县|
丹凤县|
夹江县|
扶沟县|
华池县|
本溪市|
龙江县|
衡阳县|
水城县|
江达县|
宽城|
新竹县|
沙湾县|
新巴尔虎右旗|
手机|
太仆寺旗|
伊川县|
蓬溪县|
宜阳县|
东山县|
康保县|
同德县|
丰宁|
华容县|
张家界市|
龙山县|
宁陕县|
崇左市|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