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有沙正陽坐在了最靠門的三人沙發中間,很有點兒三堂會審的味道。 這應該是黃紹棠比較信得過,或者說比較得黃紹棠看重的班底了。 黃紹棠是外來干部,雖然在漢川省呆了一段時間,但是也是立足未穩就又調整到了漢都市來擔任市wei書記,可以說這一年多既是黃紹棠適應和熟悉漢都市政治生態圈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黃紹棠開始有序的扎根漢都,開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班底和影響力的一個過程。 這基本上是一個外來干部所必須要經歷的過程,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而這也和這位主要領導的政治駕馭能力和上級組織對其的支持力度有很大關系。 黃紹棠算是做得相當不錯的了,一年多時間里,已經穩穩的駕馭住了局面,而林春鳴出任常務副市長,霍連釗接任組織部長就是一個最典型的標志。 “哦,怎么說?”林春鳴對沙正陽的印象本身就不錯,尤其去年在考察東方紅酒業時,無意間在沙正陽辦公室里看到的種種,都讓他對這個年輕干部印象頗好,這一次又有這樣的際遇,所以他也很愿意給這個小伙子一個表現的機會。 “去年黃書記和林市長、霍部長你們來的時候,說實話,公司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也只是打開了湘南市場,對甘晉兩省的市場能不能復制湘南的模式,我們也沒有太大把握,畢竟南北情況迥異,市場也不盡一致。” 沙正陽目光在幾位領導的臉上掠過,語氣并不激昂,但卻充滿了信心。 “但事實證明我們的準備是充分的,甘省市場一舉破局,晉省市場的表現情況雖然不及甘省,但晉省市場容量本身就比甘省更大,加上上一兩個月在蘇皖兩省的市場取得了巨大突破,所以我才有這個底氣口出狂言。” “唔,口出狂言?我們漢都就需要多幾個像你這樣口出狂言但是卻能兌現狂言的干部啊。”目光里滿是欣賞之意,黃紹棠手指輕輕在沙發扶手上敲擊,“剛才春鳴市長問了,小沙你有把握今年銷售收入過億?” 九千九百萬和過億,哪怕之差一百萬,但完全是兩個概念,其沖擊力截然不同,黃紹棠當然深諳其中道理,他要問清楚。 從沙正陽話里話外流露出來的信心來看,這家企業現在的發展勢頭無疑是令人激賞的,更為關鍵的這是一家鄉鎮企業,這讓黃紹棠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江浙那邊看到的蓬勃發展的鄉鎮企業。 漢川的鄉鎮企業起步也比較早,但經歷了幾年發展,先前的興旺勢頭現在卻慢慢偃旗息鼓下來,缺技術,缺資金,缺管理人才,缺生產原料,缺政策支持,各種問題都制約著鄉鎮企業的發展。 在浙省那邊發展勢頭很好的私營企業在漢川還處于一個萌芽狀態,受到的干預和制約更多,從目前來看,鄉鎮企業仍然是漢川這邊的一個發展方向。 尤其是這些充滿生機活力的鄉鎮企業如果能夠對死氣沉沉僵化呆滯的國企加以改造,實現優勢互補,能產生一個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呢? “愿立軍令狀!”沙正陽俏皮了一句,然后迅疾又恢復嚴肅:“黃書記,做企業來不得半點虛假,我給東方紅酒業定的目標是,銷售收入實現有點兒一點二億元到一點三億元之間,確保一點二億元,力爭實現一點三億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