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天下歸一-《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1/3)頁
一年之后,建世皇帝連下兩道詔書。其中一道禁止百姓買賣妻子,百姓有出賣妻子為奴婢,其妻子想歸其父母者,從其便,如主人從中阻撓,按律令論處;另一道是針對王莽時期吏民被當作奴婢的,若是當時的事情不符合漢法,則將這些奴婢一律免為平民。
這兩道詔書在解放奴婢方面比較克制,只是一個序幕,但是仍然釋放出了一大批人力,這些當初賣身為奴者,自然都是徹頭徹尾的無產者,官府仍舊依照舊法,組織他們屯田。
這一年,出現大批無家可歸的流民和奴婢投奔官府,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皇帝會讓他們吃上飽飯。對于這些人,由各地官府組織將其就近遷至戰亂嚴重人少田多之處屯田,充實當地人口,發展當地農業生產。
洛陽一直是兩漢戰場的前沿,人口損失最大,因此成為了最大的遷徙目的地,一年時間,皇帝遷徙了數萬百姓充實洛陽,使這個千年故都慢慢地恢復了人氣。除洛陽之外,壽春、合肥、黎陽、薊城等地也涌入大量人口,原本荒蕪的土地上又有了人煙,整個國家向著恢復繁榮而努力。
尚書令鄭深每天都在忙,大漢處于大戰后的元氣恢復期,事情太多了,作為一個政策執行機構的最高長官,他總是有沒完沒了的事情要做。
鄭深雖然年齡大了,但是心頭的勁兒卻很足,他覺得自己生在了一個好的時代,遇到了好的皇帝,才能像現在這樣,充分地發揮才能,做著與國有益的事情。達則兼濟天下本就是他的理想,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是最幸福快樂的事。
想起當年在臨晉之時,他差一點就離開了劉鈺,投到劉秀的懷抱,鄭深有些后怕,人的命啊,也許在轉瞬之間就會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帶來完全不同的人生。
鄭深不知道,那個野心勃勃的皇帝也時常慨嘆,如果當初不是來到華山,如果當初沒有一個跟頭摔下山坡,他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有時他有一種奇怪的想法,那個魔都里的三十平方米的小窩,如今是誰在住著,會不會是那個老實巴交的放牛娃?
他曾問鄭深:“子淵,若是生在太平盛世,不須如此為天下忙碌,不須為衣食奔忙,每個人只需要為自己而活著,你想要做什么?”
“臣,大概是要做學問吧!陛下呢?”
“朕,或許就是個宅男,吃了睡,睡了吃,天天貓在家里。。。玩游戲。”
鄭深雖然第一次聽說宅男這個詞,但是立即懂得了它的含義。他只當皇帝是偶發感慨,心思立即回到了天下大事上。
“陛下,臣還有個疑問。如今天下已有中興之兆,若能恢復到武昭宣盛世之時,甚至比當時更加強盛,人口越來越多,田地不夠耕種,那時該當如何呢?”
皇帝笑了,“子淵,你以為,朕一直打擊豪強,最終的結果會是什么?”
“是避免土地集中在少數人之手,一步一步平均田地,讓天下百姓都有田種?”
“這只是權宜之計,是根據當下的經濟形態采取的措施。”皇帝頓了一頓,好像是在思考如何解釋得更清楚,“其實朕并不是絕對反對土地兼并,實際上將農田集中耕作效率更高。”
鄭深瞪大了眼睛,看著年輕的皇帝,越發覺得看不透他,不知道他的腦袋里還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在他看來,抑制土地兼并是歷朝歷代都要做的事情,否則只富了少數豪強,老百姓沒有地種怎么維持生活?
皇帝又道:“憑借現在的耕種方式和土地產出,需要全天下百姓一道辛勤耕作,才能勉強維持溫飽。可是子淵,你想沒想過,若是以后我們有了更好的農具,可以更高效地耕作,有了畝產更高的糧食作物,人人都吃飽之后,天下尚有余糧。也許大漢只需要一半的人口,種出的糧便能滿足全天下人食用,那剩下的那些人做什么?”
“閑了一半人口,要出大亂子的。臣以為更需要打擊豪強,平均田地,讓人人有田種,有事做。”
“人越來越多,就讓他們在人均越來越小的土地上刨食吃?那樣太低效了!朕不這么想。”皇帝若有所思,“或許我們可將田交到少數人手里耕作,其余的人去曬鹽、開礦、營造房屋、修路、造紙、造玻璃,還要一大批人去貨殖,讓他們將田主手中的糧米販到無地人之手,將南方物產販到北方。”
“陛下是說要興工商之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天津市|
壶关县|
东莞市|
深水埗区|
鸡西市|
哈尔滨市|
安阳市|
万山特区|
洮南市|
铜陵市|
密山市|
都兰县|
白银市|
甘泉县|
洛川县|
千阳县|
湘潭市|
延津县|
安西县|
米易县|
闸北区|
大同市|
都江堰市|
望江县|
贵阳市|
固原市|
新疆|
新河县|
乐清市|
沾益县|
河东区|
藁城市|
泗阳县|
焉耆|
二连浩特市|
昭觉县|
桂林市|
雷波县|
隆回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