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二章女皇篇-《(快穿)富貴榮華》


    第(1/3)頁

    第二十二章女皇篇

    又是三年一過,天下的形勢已漸漸明顯,大楚皇室名存實亡,世家門閥占據南方,且經營良久根基深厚難以動搖。都城長安一帶由諸侯掌控,協天子匡扶朝政治更名正言順。

    西北有前大將軍徐渭,手握兵權,徐家軍悍勇,實力最強。但為了以防北邊戎狄借中原內亂趁機來襲,所以一直死守西北涼州一帶,難以參與中原諸雄爭霸之中。

    東部一帶以沈家勢力最盛,雖然是幾方勢力中根基最淺,實力稍弱的,但沈家最大的優勢便是錢財,幾乎掌控了天下近八成的經濟命脈。

    各方豪雄雖有心防范其他勢力的打探,但也避不了商人的南來北往,只要沈家一句話,天下的米價鹽價就能變。即便已經開展種植馬鈴薯和玉米了,但米鹽依舊是重中之重,民之根基。

    沈家家主沈虔早已讓權給了女兒,專心去賺錢供女兒造反起事了。沈家又在沈錦榮的幾番謀劃之下,奪下了大片東南之地,之后就安心發展自己的地盤。

    以發展教育,訓練軍隊為主。錦榮也不免慶幸上一世因為家庭的緣故,在部隊經過專門訓練,尤其是后期林老爺子生怕她死在了那地方,連特種部隊都讓她待了一段時間,槍械也親自學過組裝,大炮這些重型軍事武器也參觀過。還在非洲那樣混亂暴動的地方經歷過槍林彈火的洗禮,知道如何在最艱苦的條件下制造普通和地雷。

    錦榮按著新式軍隊的方式訓練著沈家軍,在最短的時間里提升沈家軍的戰斗力,又給家族工匠提供了現代的制作方子,讓他們進一步研制,有成果者厚賞。

    如果說訓練軍隊和研發火器還只是在暗地里行動,那么大力發展教育就是坦然擺在世人面前了。

    錦榮毫不吝惜錢財,大建學堂,免費讓寒門子弟求學,甚至以獎勵的形式提供食宿,除此之外,還搜集天下孤本古籍,經書典籍,建立藏書樓,供讀書人翻閱抄寫。

    錦榮為的就是得到百姓的認同感,以及掌控輿論。

    讓普通百姓們吃飽肚子的確會讓他們感激一時,但真正讓他們認同并尊敬的卻是學識,以及子孫后代能步入士人階層,無論在盛世還是亂世,書都比黃金貴,各階層的人都更愿意尊敬讀書人,這是扎根了數千年的思想。

    錦榮這一舉,著實讓很多人感恩戴德,便是仍然詬病于她女子身份的儒家學子也不禁朝沈家地方深深一鞠躬。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僅僅是為讀書人提供庇護之所,便能得到天下學子的尊崇,更何況是提供讀書這條上品路呢。

    錦榮為了實施這些計劃費了不少錢財心力,不過,沈家,別的東西不多,就是錢多。而她更知道,唯名與器,不可讓人。

    但物以稀為貴,錦榮把讀書這種一般只有富貴人家能夠享受的權利廣泛地落到了貧苦階層,讓也不再私有化,自然也會受到其他人的敵對。

    其中最為針對的便是門閥世家,他們自恃出身高貴不凡,又有常言道,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原以為可以順利地再扶持一個合他們心意的皇帝,沒想到局勢亂得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以前他們根本沒放在眼里的默默無名小輩,如今一個比一個厲害。

    只道時勢造英雄。

    沈家就是其中崛起的最快也是勢力最雄厚的一個,沈錦榮從一個商家女到如今,不過言笑晏晏,便能斬斷他們的臂膀,還讓他們毫無反擊之力。

    被世家怨恨的沈錦榮此時正喬裝趕往北方,為的是購買戰馬一事,還有蕭約和幾個護衛隨行。

    沈家雖豪富,但也是什么東西想買就能買到的,比如戰馬,任誰都知道它的價值,沈家過去也收購了不少馬匹,甚至自己開辟馬場培育良種,但短短的幾年的工夫還是比不如有多年養馬做馬匹買賣經驗的北方馬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开江县| 于田县| 雷州市| 保山市| 东方市| 吴旗县| 罗甸县| 德昌县| 盐津县| 资源县| 无锡市| 东台市| 沙坪坝区| 临沭县| 东台市| 恭城| 泾阳县| 茌平县| 赞皇县| 天镇县| 峨眉山市| 美姑县| 高青县| 申扎县| 奉贤区| 赤城县| 潼关县| 沙坪坝区| 定州市| 五指山市| 乌拉特前旗| 五家渠市| 青阳县| 称多县| 如皋市| 瑞昌市| 修水县| 正阳县| 民权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