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逸微笑頷首,倆人沿著道路,向閣樓走去。 路途中,青華子一邊走,一邊與楊逸解釋自己師門,告訴他那個地方能去,那個地方不許外人踏入。 楊逸邊聽邊打量四周,時而回應(yīng)幾句,路過一處平坦的空地時,只見空地中站著形形色色,穿著不一的大量人群。 男女老少不一而足,人數(shù)大約在三四百人左右。 臉上表情有的驚喜,有的擔(dān)憂,有的好奇的打量四周,瞻仰仙門風(fēng)采。 空地的前方,是一個年輕道士,臉色肅然的對他們說著法會規(guī)矩,注意事項,哪里是禁地不能去,哪里是他們的活動區(qū)域等等。 楊逸看他們修為都不高,想著他們應(yīng)該就是前來參加法會的散人修士,與他一樣。 不過,讓他好奇的,是在那片山脈中時,并沒有看見大量尋仙緣之人,此時怎么會有如此多的散人修士在此呢? 皺眉沉思一會兒,楊逸向著青華子問出了心底疑問。 待青華子說完后,楊逸才明白這些人從何而來。 原來這些人大部分是其它受邀請的修士帶來的,小部分是靠著機緣進入了洞天之中。 而且這洞天入口,不止一個,楊逸倆人從古樹進來的那個入口,只是其中一個洞天入口。 平日里,這些洞天入口都是關(guān)閉的,只是因為要舉行法會原因,所以純陽宮大開方便之門,開啟了大量的洞天入口。 最讓楊逸驚訝的,便是這些洞天入口并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會隨著時間移動。 也許今年的洞天入口是在一棵古樹上,明年就是在一處石頭里,或者是在一處山體中,并不固定。 楊逸覺得,或許就是因為進入洞天入口不固定,才讓人如此難尋吧。 走了一會兒,進入一處山間走廊中。 楊逸略作打量,只見周邊許多山峰之間,都建立了許多閣樓,或排列,或是點綴,俱是處在斜峰半山腰處。 前方是懸空的山崖,下面是青山綠水,兩側(cè)亦是山崖草木,如此景色,堪稱是美得驚心動魄。 時而還有仙鶴靈禽盤旋于閣樓之外,振翅鳴唳。 還有道人領(lǐng)著其它宗門之人,或者散人大修行走于走廊之中,路過青華子身旁是,都會低聲見禮,喚上一聲師叔,或師伯好。 青華子俱都一一點頭回應(yīng),態(tài)度溫和。 見此情形,楊逸覺得青華子在純陽宮的身份倒是頗高,仔細想來也是,青華子做為地仙大修。 如此修為,放在那個宗門,都是地位尊崇的,自然不凡。 而楊逸也沾了青華子光,被人認作是地仙境人物,對他的態(tài)度也是禮遇有加。 約莫走了一會兒,來到一處山崖邊的閣樓里,尋了個位置坐下。 此時閣樓里熙熙攘攘,各路仙家把酒言歡,笑容滿面。 有宗門修士,也有各路散人大修,山間隱士,無不是地仙境人物。 身前的小桌案上,擺放著一壺美酒,一個酒杯,一盤靈氣濃郁的靈果,幾盤佳肴,身后還有道童侍候。 時而還有許多仙鶴靈禽,銜著酒壺,托著佳肴,送上閣樓之內(nèi)。 四野清泉流水,山上仙樂陣陣,歌聲從未間斷。 楊逸掃視了一圈,發(fā)現(xiàn)此處閣樓里,坐在桌案前的,無一不是地仙大修,而那些人仙果位者,卻是在另一間閣樓中。 略微沉思,楊逸向身旁的青華子傳音道:“道兄,貧道坐在此地,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啊?” 他的擔(dān)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此地倒也不是只有他一個人仙落坐,但其它人仙修為者,無一不是宗門修士,就算有散人修行之人,也是地仙大修。 就他這么一個散人,還是一個人仙修為,坐在此地,著時有些不合適。 倒也不是楊逸自認為低人一等,只是此刻坐在此地者,無一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這么一個修行界小透明,又是散修人仙,別人也不愿意與他結(jié)交說話啊。 與其坐在這里獨自悶飲,還不如換個地方來的痛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