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三年前相比,松溪縣格局大變。 最顯眼的,當屬河山之變。 林詔開辟神道,神道規則降臨,山岳升高、河流拓寬。其行使天地權柄,布下山河大陣,更是將山河易位。 如此。 松溪縣大不同。 本縣百姓從一開始的惶恐、驚奇,漸漸接受、熟悉。 外來者卻要嘖嘖稱奇,道一聲城隍神威無量。 山河變化,乃是表象。 于松溪縣百姓、武者而言,最驚喜的當屬靈氣變化。 神道開辟,靈氣噴薄。 松溪縣靈氣濃郁,呼吸之間就能感受到,遠超大明諸般靈地。此外,又有陣勢牽引日月精華、星辰之力,盈滿山野之間一縣之地。 潛移默化。 松溪縣內,百姓身強體健,無災無病。江湖武者,修行神速,如有天助。 然而。 神道大昌,在武道之外,又有一通天大道誕生。 曰:仙道! …… “渾成空教立,靈寶正圖開。 赤玉靈文下,朱陵真氣來。 中天九龍館,倒景八風臺。 云度弦歌響,星移空殿回。 青衣上少室,童子向金鰲。 逍遙聞四會,倐忽度三災。” 誥屏山中,鄭兆坤默誦《步虛洞章》,心中道韻流轉。 忽而,黃鐘大呂入心間,靈臺清明光芒放! 一點靈機閃現,天心忽亮。 鄭兆坤不悲不喜,循天心靈光去,意識升華。 正值日月交替之時。 東來紫氣吞入腹,涼涼月華洗煉身。 只見鄭兆坤渾身一震,有一層腥臭污垢脫落,肉身隱約可見毫光綻放,有香氣彌漫。 誥屏山外,一道神光自天際降下,墜入鄭兆坤眉心,沒入不見。 “天心,成了!” 鄭兆坤睜眼,只覺身輕體盈,靈魂清明。這一睜眼,靈光忽逝,天心明滅,卻是從玄妙狀態中跌出。 跌出天心狀態,鄭兆坤臉上笑意不減。 “轉修神靈仙道三載余,終于踏入道家第一層次——受篆!” 受篆道士,明心見性,點亮天心。能溝通神明、繪符制篆、請神鎮魘,施展神通術法。 可稱道士! 此為道家第一層次。 初入受篆,心神不足,道行缺缺,天心毫光只是零星,波瀾可滅。只有不斷精進道行,定住心神,使得天心常亮,照耀靈臺方寸,方為第二層次——靈臺境。 屆時,可稱法師! “靈臺法師。” 鄭兆坤目露憧憬,旋即搖頭。 才證得受篆,靈臺不知幾何! 且勿好高騖遠。 三年前。 他與李三全從鐵拳門挑選入清溪山步虛道,攻讀《城隍大洞真經》、《神明本愿經》、《山神大威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