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債務關系-《覆殷商》
第(3/3)頁
……
夏收結束后不久,周邊一些方國聽說耆國大豐收,紛紛遣使趕而來。有的是來討債的,有的是來還債的,還一些是來借糧的。
前者乃是來討往年被聶傷賴掉的帳,希望今年耆國大豐收,可以好好講道理,還了這批糧食。
耆國現在發達了,一點小錢而已,官府命令一下,連印鈔機都不用開,直接撥了一批耆元給了債主,輕輕松松解決債務問題。
還債的則是去年借糧的鄣逢二國。
兩國使者都是空手來的,只在嘴上說要還糧,卻不提具體細節,而是滿嘴困難,好似把糧食還了,他們一國人就要餓死一樣。
聶傷知道章堰和逢稟兩個鳥人不想還糧,又怕惹惱自己,便派人來訴苦,先陷他與不利之地,如果他敢強逼的話,就是不義!
他對這兩個目光短淺的家伙簡直無語了,眼睛里只有蠅頭小利,一點格局都沒有,注定成不了大器。
耆國現在有了耆元這個生金蛋的母雞,已經不在意兩國的那點借糧了,但也不能如此就放過他們。
于是就告訴章堰,兩國友好鄰邦,感情深厚,債務免了。
另外為了幫助鄣國發展經濟,希望鄣國能開放限制,讓耆國商隊在鄣國各處建立商棧和銀行,使用耆元,互通有無。同時,耆國也會以同樣待遇對待鄣國商隊。
章堰雖然貪利,但還是很精明的,知道這樣做會讓耆國勢力滲透進來,猶豫不決。
但那筆債務耆國看不上眼,對鄣國來說卻是夏收的三成糧食,商隊來往帶來的利潤更不用說,對鄣國也是一筆巨財。
猶豫再三,最后他還是沒有經得住誘惑,同意了耆國的條件。
隨著大量耆元、商品和耆國商人的涌入,鄣國人逐漸被同化,有被吞并之危險。
但章堰也收獲了巨量財富,家中藏有耆元整整二十萬元,比聶傷還富有!
他自己的財富怎么都不可能有這么多,全是靠著收商業稅和出賣鄣國利益得來的。
比如白石山,本來兩國各占一半,現在干脆從小渾河以西全都賣給耆國了,自然也賣了不少錢。
不止是白石山,還有兩國邊境的很多無用的荒地,雖然沒有經濟價值,卻是軍事要地,也都被他賣了。
當章堰看到源源不斷流入自己手中的耆元時,他忽然就想通透了。
耆國如此強盛,明眼人都知道,鄣國早晚要被吞并,更別說精明如他了。
他以前還不想認命,現在終于放棄了。與其抗爭到底落個全家死光的結局,還不如做個富甲東南的貴族。
聶傷此人很不錯,只要老老實實的,在他手下絕不會有風險。自己坐享天下財富,不比當一個勞心勞力的窮國的國主強?
章堰徹底放飛自我了,遣使向聶傷表達了臣服之意,平時只負責維持秩序,其他都隨意。
不管耆國人在鄣國擴充勢力,還是鄣國人投靠耆國人,他都視而不見,一心只想著售賣國有財產,為自己斂財。
聶傷見這貨直接躺平了,竟有些失落。對他許諾,耆國絕不負章堰一族,并且視鄣國國民為己國國民,絕不虧待,然后就命官府加緊蠶食鄣國。
逢國距離耆國較遠,但也在帝辛分封給聶傷的耆地之中。逢稟這廝以及一些逢國貴族都十分警惕,不讓耆國力量深入到逢國來。
他們對耆國的通商要求慎重的多,一方面要求耆國免除債務,一方面對有可能威脅逢國利益的條件堅決不予同意。
要限制商隊業務,監視行動,收取重稅,不允許設立銀行,還索要耆元的發行權等等。
聶傷很是來氣,但又不能去打他,也有些無奈。只好轉移重點,加強了對后母米姑的支援。
米姑在耆國的支持下,要錢有錢,也要人才有人才,要物資有物資,如今富得流油。
她在耆國屬臣的建議下,花費巨資,大力招攬國民和周邊夷人,大舉墾荒,大力發展商業。已經成了逢國南部最大的一個領主,逢國南邊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她的領地。
實力強了,此女說話的底氣就足了,立刻顯出雌霸之氣來,頤指氣使,說一不二。經常帶著一群如狼似虎的耆國斗奴呼嘯來去,逢國貴族見之都紛紛變色。
逢稟看到她也心里發虛,趕緊把她收養的兒子立為儲君。
但米姑也不能說服大多數貴族同意耆國的通商條件,聶傷干脆在她的領地里先推行通商政策,然后再讓商隊利誘其他貴族,慢慢進行滲透。
討債的還債的打發走了,最后還有兩個來借債的,一個是微國,另外一個出乎意料,竟然是任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武川县|
汉川市|
峨眉山市|
库尔勒市|
延庆县|
梅河口市|
齐河县|
黑山县|
旺苍县|
华蓥市|
汝城县|
德庆县|
衡东县|
襄城县|
京山县|
天峻县|
泸西县|
垫江县|
乐清市|
军事|
灵武市|
绥中县|
云阳县|
通城县|
通辽市|
盐边县|
吉木萨尔县|
桐梓县|
达尔|
大厂|
新竹市|
通化县|
龙里县|
西昌市|
古浪县|
宣化县|
许昌县|
泸西县|
伊春市|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