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著正門的背面,離墻三尺之外,擺了一溜的透-明玻璃柜臺,里面的東西都是白玉鵝頸瓶,而看那標簽,都是各種丹藥。 這里的人最多,幾乎每個進來的人,都會在此處柜臺逗留,即使不買,也會駐足觀看一會。 而在東面,同樣離墻三尺,擺放一溜透-明柜臺,這里所售賣的東西,則是各種材料, 有靈礦,靈藥,也有獸皮、獸骨、這些妖獸身上的材料,應該是李讓不在的時候,前來交易之人,以物換物所得收獲。 至于剩下的西面墻壁,哪里分成了兩個小區域,一個專門有筑基期鬼物坐鎮,柜臺之內沒有擺放任何物品, 在柜臺的前方,則是豎著一個石碑,上面金鉤鐵劃的刻著三個大字,“收-購處!” 通-過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里是專門用來回收各種材料的。 而在它的旁邊,同樣擺放著透-明玻璃柜臺,里面則是各種小-巧-玲-瓏的兵器,從其上散發的靈光來看,都是法-器。 不過,這法-器的數量就有點少了。 這也很正常,畢竟李讓離開這么久,沒有人煉制,能多才怪。 三面作為柜臺買賣之處,而最后,做為門口的方向,在大門之內兩側,則是擺放著兩排石頭做成的座椅。 每兩個座椅,加一個石桌為一組,零零散散,大概擺放了十幾組,不用說,是專門為客人準備的休息處。 以上這些,就是第一層的全部情況。 而第二層以及三層,則是一體的建筑,是采用的環形中空設計。 區別在于,第二層以中間的臺子為中心,由低到高,成樓梯形式,上面擺滿了沙發和茶幾,就跟體育場的看臺差不多。 不過,卻非常松散,不至于做下去之后,人挨人,沒有一點空隙。 到了第三層,則是一件件寬敞明亮,裝修豪華的單間,在這些單間面向中空的方向,是一道巨大的玻璃墻幕,從房間內,可以將二樓拍賣臺上的情況盡收眼底。 說實話,用神識看完這個拍賣場,連帶售賣場的建筑之后,李讓都有點驚呆了,他沒想到,吳千足這么能折騰。 一間小小的店鋪,被它改造成這般模樣,就是不知道,那些作為毀滅食物的各種石材,還能剩下多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