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克爾羅夫在其發表的的論文中舉了一個二手車市場的案例,指出在二手車市場,顯然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的信息,兩者之間的信息是非對稱的。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賣家說得天花亂墜,買者肯定不會相信賣者的話。買者唯一的辦法就是壓低價格以避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損失。買者過低的價格也使得賣者不愿意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從而低質品充斥市場,高質品被逐出市場,最后導致二手車市場萎縮。 中國有句古話,說的也是這個問題,叫做“買的不如賣的精”。 無論是什么商品,賣方掌握的信息都比買方多,越是標準化程度低的商品,這種信息不對稱就越嚴重。 九州修真界幾乎每一件法寶都互不相同,這已經不是標準化程度低的問題了,而是根本沒有任何標準可言。 因此法寶交易市場,堪稱是信息不對稱界的珠穆朗瑪峰! 法寶市場這種信息不對稱水平,甚至比地球上類似紫砂壺、古玩、字畫、藝術品、玉器這種玄學定價商品還要強。 而在地球上,這類商品同樣是詐騙和造假的重災區,潘家園古玩市場就是這種假貨泛濫市場的典型代表。 現在的無量劍派法寶交易市場,坑人程度相比潘家園古玩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給修真者的交易帶來了很大困難。 想要破解這類信息不對稱,其實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建立品牌。 大家之所以喜歡買大牌子的商品,就是因為大牌商品的質量有其品牌做背書,客戶愿意為這種無形背書支付一定溢價。 這種解決方案看起來不錯,不過落實起來有兩個比較大的問題: 一個是形成品牌口碑需要時間,陸洋自己都不知道還能再修真世界呆多久,這種長期工程實在是搞不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市場上流通的法寶大多數是二手貨,這更不利于商家建立品牌。 因此,陸洋決定學習21世紀的互聯網電商,使用第二種方法。 看到莫云嵐和李銳都盯著自己,陸洋思索片刻便開口道:“這個可以解決,只需要禁止弟子間的私下交易,建立門派自營平臺,并將每一個人的交易記錄納入個人信用記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