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銘淇回到了暫住的宮殿,開始回想起了自己看過的那個通心絡方子。 在治療中風方面,一直都沒有很特別好的藥物。 中醫的這個通心絡方子,為什么柳銘淇能記得住呢? 這是因為柳銘淇讀大學的時候,就遇到過一個老教授中風的事情。 那個老教授是輕度中風,不過兩三個月之后,便看到他基本恢復正常的行走了。 那時候柳銘淇便順口問了一句老教授用的什么藥,同學便回答他,用的是“通心絡”的方子。 再一看這個方子,柳銘淇樂了,幾乎可都是動物軀體用得多啊。 比如說水蛭、全蝎、蟬蛻、土鱉蟲、蜈蚣……等等,這些全用在一個方子里面的中藥,可也不多。 所以柳銘淇就直接把這十來味藥給記了下來,直到現在還沒有忘記。 但是有一點,這個藥的具體劑量,少年卻是不曉得的。 他只能現在寫出來,讓劉扁鵲之后去嘗試。 寫完了方子,柳銘淇開始琢磨起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后世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止痛藥物,但同時它對于腦缺血、中風等等方面,又有著很好的效果。 作為一個化學博士,阿司匹林的方程式他是能背下來的,而且還能現在開始制作。 但問題在于,時間不等人啊。 倘若給柳銘淇十天半個月,他應該能制造出初級版本的阿司匹林,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優化,差不多一個月就能得到成品。 皇帝有時間等一個月嗎? 那簡直是不現實的! 所以阿司匹林也趕不上第一步的治療。 況且阿司匹林只能作為初步的應急藥物,是屬于輕癥,才會有不錯的效果。 像是這樣已經陷入了重度昏迷的,除了手術,柳銘淇找不出更好的辦法,來盡快的保護景和帝的性命。 可惜現在沒有外科手術這種模式。 沒有外科手術的設備,沒有外科手術的環境,更沒有外科手術的醫生。 劉扁鵲或許已經做了一些外科方面的手術,但那只是很簡單的方面。 想要達到這種精細的顱內手術,劉扁鵲鍛煉個一兩年都不一定能行。 因此柳銘淇才說,只能用銀針來放血。 這個方法不是柳銘淇想出來的,而是他見過這樣的案例,也是如今劉扁鵲最能做大的。 畢竟在整個大康,劉扁鵲的銀針術也是非常出名的。 現在柳銘淇只能是祈禱,這位神醫能趕緊的回來。 越早越好! 多虧之前在皇帝昏迷之前,他就已經下令讓劉扁鵲用最快的速度回來了。 劉扁鵲去的是湖南,距離京城并不遠,飛鴿傳書過去也就是一天的時間。 再采取輪換馬車和輪船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把他給送回來,估計也就是四五天。 根據每天發回來的信息,今天劉扁鵲就已經抵達了京畿地區,最早說不定今天晚上就能抵達皇宮。 當然了,今天想念劉扁鵲的,可不僅僅是柳銘淇一個人。 整個皇宮的人都在想念著他,期待著他能盡快飛奔回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