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走哪條路?-《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1/3)頁
吐蕃高原的東北,一處山脈前。
已經奔波了至少三個時辰的繡衣衛暗探們,總算在這里找到了一處他們前輩同袍留下的記號。
杜文濤按照自己記憶中的對照了一下,對柳銘淇是這么匯報的。
“殿下,按照這個標記,我們現在應該是在丹榮,也就是在沱沱河的河畔,從這里往前,全是沱沱河的領域,但是渡過了沱沱河,我們一共有三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是往東南,東南五百里就是雜謙城,再往南七百里便是他們的邊境重鎮昌都,昌都人口大約有二十多萬,軍隊超過了三萬,也是往日他們攻擊我們西康省的后方基地。
如果我們走這條路的話,可以直達西康省的邊境要塞白玉城,不過白玉城距離昌都也有三百里左右,地勢尤其的險峻,而且此時這邊冰雪初化,行動不便如果我們遇到吐蕃軍隊的追殺,根本發揮不出來。
但是好處也更多,我們只要走得快,這條路最為直接,也最沒有別的風險,只要防止他們追殺上來就行了!”
說話之間,杜文濤是拿著簡易的地圖跟柳銘淇等人講,這樣就可以更直觀一些。
柳銘淇、柳銘璟、熊大寶和張勤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地圖。
“按照這條路走,雖然肯定可以回去,但是……”熊大寶欲言又止。
“但是我們沒有任何騰挪轉移的余地,只能和他們死拼,根本發揮不了我們的實力。”柳銘璟接話道,“所以在這條回家路上,尤其是過了昌都之后,大家都是拿命去拼,沒有任何戰術可以安排!就看誰的人多,誰的人能支持得久。”
柳銘淇笑了笑,“你就直接說,他們沒有幾個人能跟著我們回去就行了唄。”
“是這個意思。”柳銘璟也點頭,“不管怎么說,我覺得……太可惜了一些。”
這一趟出來的決策者是柳銘淇,他都要聽柳銘淇的,所以如果柳銘淇做了這種決定,他只能同意。
“廢話。”
柳銘淇好笑的說道:“他們要是跟著我們輾轉千里,這些人都能成為未來帝國的將軍種子,應付什么問題應付不了?我還能拋棄他們?下一條!”
張勤沒有多言,只說了一句:“殿下英明!”
“其實你們也沒有想到另一個事兒。”柳銘淇道:“如果只是普通的山路,我們只要用木柄手雷,就能發揮極大的效果……但這里不行,一旦在雪山上面用木柄手雷,引起雪崩的話,所有人都別想逃,一起完蛋!
換句話說,如果敵人想要我們死,他們也很容易找到同歸于盡的方法!我可不想拿著自己的命,去交給那些根本控制不了的因素!”
他說的這一幕,讓柳銘璟這么膽大包天的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要是真的遇到這樣天崩地裂的意外,就算是神仙,也跑不掉的吧!?
杜文濤見狀又道:“第二條路也和這個差不多,同樣的我們需要過了昌都,然后就順著沱沱河的支流,乘坐輪船一路向南,坐到南詔的境地,從那邊的瀾滄江輾轉過去,抵達我們四川的宜賓,也就是之前德王殿下您種植煙草的地方。
這條路上表面上沒有什么大的危險,只不過我們人數太多,肯定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然后吐蕃和南詔跟我們都不對付,所以一旦他們派出水師攔截,恐怕不妙……”
“嗯,這個不行,換下一個。”
柳銘淇原因都沒有說,直接揮手。
但其余幾人都懂他的話。
走水路?
開什么玩笑!
這里才是最危險的,水里都不著天不著地,你遇到什么狀況,能保證自己反應過來?
正常人一到了水里那就是一條蟲,能保住性命就好了,哪里還能戰斗?
這相當于又是一次把自己的性命交給老天爺。
所以柳銘淇肯定不干。
“剩下的就只有最后一條路了。”杜文濤指向了上面,“我們從沱沱河往上,從吐蕃高原翻越昆侖山,一路越過西域,再繞道嘉峪關回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三门峡市|
根河市|
梁河县|
武冈市|
宣武区|
定陶县|
黄陵县|
韶关市|
衡水市|
和政县|
盐城市|
萨迦县|
常熟市|
平定县|
崇左市|
介休市|
金乡县|
巴里|
雷山县|
集安市|
永丰县|
新乐市|
十堰市|
香格里拉县|
石林|
通辽市|
多伦县|
南木林县|
晋宁县|
宝鸡市|
青神县|
雷山县|
英德市|
中牟县|
江阴市|
绥中县|
阳信县|
靖江市|
郎溪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