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了幾句笑話,皇帝便把話題扯回到了正題上,“剛才趙壽跟你們說了……我聽他傳達的意思,好像是你們有點不樂意?” “這是自然的!”柳銘璟滿臉正氣的說道:“陛下,小臣也不多講了,您就說這個天下的未來五十年,離得開銘淇的發明創造和大局戰略觀嗎?” “當然是不行的。”景和帝想也不想的搖頭。 柳銘淇的發明創造,那些滿足口舌之欲的就不說了,那些賺錢的商業策略就不說了。 但苦味酸炸藥、熱氣球、木柄手雷、地獄雞尾酒、磺胺粉這些東西,每一樣都是大康的瑰寶,是大康能取勝于這一次抗擊侵略戰爭的重要支柱。 如果這都不算有決定性的作用,那么柳銘淇對于局勢的大局觀判斷,更是景和帝覺得該重視的地方。 比如說,今年春節的時候,柳銘淇憑借著這六方勢力的頻頻聚會商談,便斷定他們要在邊境搞事情。 也是景和帝跟大臣們覺得柳銘淇太過敏了,沒有引起重視。 不然北方防線就不用說了,西北防線的敵人太強大、破綻又很多,這也不用講。 但在錦州城、錦州前、左、右衛城再增加十萬,只要再增加十萬人的守兵,室韋人想要突破就至少得付出三十萬的性命,你說他們還愿不愿意那么拼命來攻擊這個鐵刺猬? 還有江南地區,這個大康的重中之重,只要南北水軍能更加仔細一些,禁軍九衛再調集兩個過去,你說倭人能那么容易登陸? 只要不能登陸,就憑他們的水軍,只有被趕來的大康艦隊滅掉的下場! 南詔因為他們太弱,倒是不用多想。 這么一來,大康今年的情況會比現在好十倍,損失也會比現在小一百倍。 結果就是因為疏忽,聽不進柳銘淇的意見,才導致了這么大的損失。 因此丞相們想要一直留柳銘淇在京城,原因之一也是想要時時刻刻聽他的意見。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要是再說不重視柳銘淇的大局戰略觀,那就是太沒有擔當了。 “所以說,銘淇就是國寶,就是國之重器,猶如古代的九鼎一般,我們不能冒著一點失去他的風險。”柳銘璟侃侃而談道:“這一次就由我一個人去吧!咱們把價錢給足了,條件給夠了,他們如果死活不交易,那必然是有詐!那么我們就不要這群心懷叵測的人,直接殺了搶東西了事!” “嗯,你這個法子倒也是不錯。”景和帝點點頭,“不過事情并沒有你說的那么簡單啊!這群小部落聯盟對我們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我說,你們都能清楚。你不擔心如果是你去,他們一看到你,就覺得我們誠意不夠,所以退卻了?” “那他們心中一定有鬼!”柳銘璟想也不想的道。 “倒不一定。” 景和帝搖了搖手,“銘璟啊,政治并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這是一種心理的博弈,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換人,那么他們能相信我們之后的承諾嗎?但我們和他們都是有意思合作共贏的,所以一開始這個姿態都不擺出去,怎么能讓人家愿意合作?” “道理是這樣,可我還是覺得不穩當。”柳銘璟拉了拉一直沒說話的少年,“銘淇是我最佩服的人,也是我用生命去守護的好弟弟,別說是這么一個小部落聯盟,就算是十個,甚至是回鶻要歸附我大康,我都不能讓他出去冒險!我柳銘璟能死,柳銘淇不能!” 天下可以無洪,但不可無公。 少年的心中,馬上冒出了這么一句曹洪的名言。 只不過柳銘璟純粹是在假煽情,一點都沒有曹洪的情真意切。 但柳銘淇還得做出一副感動的樣子。 景和帝可不知道他們兩人是在演戲,看到他們兄弟情深,倒也是很感動。 在那么一瞬間,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們,心中不覺心酸了一下。 要是他們能這樣的相親相愛,自己現在還有什么煩惱? 別提多享福了! 見到景和帝忽然神情有些落寞,柳銘璟輕咳了一聲:“陛下,您看我道理都說完了……您應該能同意我所說吧?我去,銘淇留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