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還有怎么擴大李氏宗族身上。 現(xiàn)在的李氏宗族人口超過了五百多人,里面出了不少的優(yōu)秀子弟,因為大家都是一家人,且室韋的法令是一人犯下謀逆罪,全家抄斬,所以經過李如玄辨別和挑選的年輕族人,通常都能委以重任,積極的執(zhí)行他的各種策略。 也多虧了這些家人,還有李如玄的一些心腹,然后加上大兒子李松的財力支持,這個百濟復國的框架才能搭建起來。 光是想要維持這些東西,便已經耗費了李如玄的絕大部分精力,讓他疲憊不堪,每一天晚上都輾轉難眠。 可等到他清晨睡醒,又恢復了精神百倍,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拼搏。 從這一點來說,這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 今天李如玄來到的這邊村鎮(zhèn),情況非常的不好。 方圓二十里約莫三百多戶人家,糧食儲備已經到了臨界點,最多到十二月中旬就會徹底斷糧。 可偏偏百濟的冬天很長,要到了三個月之后的二月份,土壤才會解凍,才適合耕種,才能進山去打獵,下海去捕魚。 現(xiàn)在大雪已經降下,到處連通行都很困難,除了最優(yōu)秀的一群獵人,誰都不敢出去尋找食物。 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凍僵。 而像是這樣的村落,絕對不止這邊的一個,而是成百上千個。 要是這個冬天稍微暖和一點還好,如果是比去年還要寒冷,那遭殃的人可就多了,餓死凍死的肯定不下于十萬人! 百濟總共才多少人? 哪怕是隱瞞和測算不準確,也只有兩百多萬,最近幾個月還因為去攻打大康,死傷了差不多七萬青壯! 如此接二連三慘重的損失,百濟真的是承受不起??! 如果想要避免更大跟慘重的人口損失,李如玄最好是能找到更多的食物。 可這時候讓他去哪里找吃的? 之前在秋天,李如玄就向室韋朝廷請愿,要求他們對百濟進行救助,畢竟百濟死了那么多人呢! 室韋也給出了回應,給了不少東西,但相對于百濟這么多人,卻還是遠遠不夠。 李如玄只能想著自己的兒子李松,希望他能在外面買糧食回來。 可沒想到大康這邊肯定是因為兵災不會再賣,東瀛那邊卻也因為損失巨大而把控了糧食的輸出,弄得李松有錢都買不到。 迄今為止,他做得最好的一筆生意,居然是和大康購買的五萬套盔甲、兵器等等。 現(xiàn)在看起來,雖然這些軍械非常寶貴,但如果有可能的話,李如玄還是想要換成糧食。 因為有了糧食才能救命,才能解燃眉之急,才能救得了當下。 如果連人都沒有了,有兵器又有什么用呢? …… 不知不覺間,腳下的水盆已經變得涼了起來。 李如玄從思緒中回轉,提起水壺加了一點熱水,讓自己暖和一點。 正在這個時候,外面有人敲門。 “大伯,是我,誠域。”一個年輕的聲音傳來。 “進來吧!” 李如玄放下了水壺,淡淡的道。 推門進來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材不高大,不過眼睛炯炯有神,行走之間非常穩(wěn)健。 他是李如玄族里非常出色的一個后輩子弟,是李如玄的侄兒,名叫李誠,平日里非常得李如玄的信賴,是他班底之中的心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