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不就對了嘛!”景和帝道:“學成歸來,報效君父,使得老百姓得以沐浴圣恩,這不是所有學子們的終極夢想嗎?先生只是他們實現夢想的領路人,卻不是他們效忠的對象!你怎么連這一點都沒有弄明白?” 高敬點點頭,卻又搖頭,抱拳鞠躬了下去:“請恕微臣無禮,圣上!如今皇子空缺,太子尚未有定數,裕王世子殿下再增加圣人頭銜,恐怕是寧王無招架之力啊!” 景和帝眼中光芒一閃,沉默了下來。 高敬就保持著這個姿勢,一動不動。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又聽到了皇帝的笑聲:“子宣啊!你還沒有想明白!除了剛才的那個原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為什么要再推銘淇一把,讓他再次登高,你真的想不明白?” 高敬搖頭:“恕臣愚昧。” 景和帝不以為意,一字一句的道:“既然都是圣人了,那又怎么可能造反呢?” “啊!?” 高敬驀的一驚,旋即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啊!陛下圣明!陛下真是圣明啊!!” 這一次連趙壽都聽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何在。 皇帝拼命的把柳銘淇往古往今來的第一圣人上面推,自然就讓他站在了道德和道義的最高點。 如果柳銘淇日后想要做忤逆之事,那么他身上的一切圣人光環都不會存在。 人們現在有多擁護他,以后就有多么痛恨他。 這種失望到了極點的痛恨,很快就會化作滔天的怒火,直接把柳銘淇埋葬。 所以但凡柳銘淇有一點聰明,他都會被架在圣人的位置上,不敢動彈。 或許現在他還沒有反應過來,但等到他反應過來了,已經太遲了。 不過話說即便是柳銘淇知道這事兒,他恐怕也不會拒絕。 畢竟做一個流芳百世的圣人,可是堪比皇上的呢! 也因為做了圣人,所以柳銘淇就要更加表現出圣人的風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就像是這樣,從各個方面來幫助大康,讓大康可以渡過難關,進入更好的未來。 這不是吹牛。 如果沒有柳銘淇在江南、錦州的大戰,沒有他發明的木柄手雷、熱氣球和地獄級雞尾酒,說不定江南和遼西走廊早就淪陷了,最小程度也是千瘡百孔。 還有柳銘淇發明的煤炭、紅薯,對全天下的意義真是不可估量! 現在柳銘淇才十八歲而已,等到他二十八歲、三十八歲、四十八歲時,會發明多少好東西出來?! 不要他發明多了,只要再來兩三個紅薯、煤炭、炸彈這樣的好東西,大康絕對便已經是高枕無憂,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這位圣人,簡直是大康的天降福星!! 皇帝就用這么輕飄飄的一招,干凈利落的把這個時代最為驚才絕艷的宗室天才給束縛住了,對皇位沒有半點威脅,反倒是好處多多……如此手段,真的是高明到了極致! 真不愧是做了三十二年江山的皇帝啊! …… 看到高敬表達了自己的震驚和敬意,景和帝自己也有些得意。 這可是他想了很久才想出來的主意。 如此既可以讓柳銘淇不和自己鬧生分,又能借助他的能力,實在是兩全其美。 保持著自己的威嚴,皇帝又問道:“子宣啊,你還有什么要稟報的?” “哦,是還有一個事情!”高敬這才回過神來,道:“最近幾天,寧王殿下雖然還沒有赴禮部,但是卻已經頻頻的和禮部的官員們結束,微臣以為,他太熱情了,恐怕……” “沒有什么的。” 景和帝微微皺眉,然后搖手道:“銘觀這孩子我也知道,雖然他的念頭多了一點,但本質上還是好的!既然答應了他,要讓他參與到禮部事務之中,那就隨他去吧!這樣限制,那樣限制,反倒是顯得心胸狹窄。” “可是……”高敬道:“陛下,人的欲望都是不斷膨脹的,要是他得隴望蜀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