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銘淇不想見那些關系人士的最好辦法,就是呆在實驗室里面。 不過不是馬車實驗室,而是鋼鐵實驗室。 鐵匠們對于炒鋼法、灌鋼法等等方法,理解得還是不夠。 柳銘淇也沒有非讓他們在一起死磕,既然一群人不行,就果斷的讓他們分成了好幾組,按照自己的方法開始去研制。 每出一爐鋼水之后,他們就會坐在一起討論商討,總結經驗教訓,吸收別人的成功的原因,從而去融入到自己的實驗之中。 這么一做的話,鋼水的質量明顯有了提高。 做出來的中碳鋼,已經漸漸的符合標準了。 柳銘淇過來,就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他們講解迷津。 關鍵柳銘淇想要培養的不是他們,他們這些鐵匠都已經定型了,提高得恐怕不是很大。 他是在給那三百多少年團的成員們在上課。 這段時間他們分成了幾個小組,跟著師父們學習煉制鋼水的每一個細節。 而空閑的時候,他們又會拿出柳銘淇給的相關知識來討論,每一次等到柳銘淇過來,他們不但聽,柳銘淇還鼓勵他們提出問題來。 十四五歲的少年,正是學習最好的年代,而這群少年團的成員,是深深知道怎么抓住機會,來改變自己命運的道理。 所以柳銘淇不但很認真的教導他們,還鼓勵他們自己去嘗試各種實驗,對他們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柳銘淇一個人再厲害,再怎么的是物理和化學雙博士,也有死去的一天。 如果這些知識自己自己掌握,而沒有傳給別人,讓他們不斷的加以學習和研究,從而發揚光大的話,這無疑是柳銘淇最大的失敗。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只有靠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絕對不是一個人就行的。 太祖再厲害,身邊還不是有翔宇先生,有太宗,有眾位文武將星輔佐? 柳銘淇深深知道這個道理,也知道科學的種子只有傳播得越廣,才能扎根下去,逐漸的形成一種風潮,從而帶動大康繼續前進。 他收那么多徒弟的原因,就在于此。 這一世柳銘淇的身份也注定了他可以有很大的發展。 一個富貴王爺,正好適合他做很多的教育和科研創造。 皇帝這樣的苦差事,還是讓別人去當吧! …… 作為一個科研狗,其實在實驗室的樂趣還是很多的。 但現在柳銘淇可不是后世的那個經常被導師廉價利用的工具人,他還是一個王爺,一個馬上就要迎娶三位側妃的王爺。 于是未來的側妃娘娘找上門來,他還是要出來見面的。 來找柳銘淇的是巫夜霜。 巫夜霜本身也是一個實驗愛好者,她對于苦味酸炸彈的研究,已經到了一種非常精妙的地步,柳銘淇覺得她已經相當于有大學生的水準了。 這可是了不起的夸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