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看看! 景和帝為了泄憤而殺了談森瑜,自己就立刻變成暴君,而談森瑜卻因此而名垂千古,成為大大的忠臣。 這樣的虧本事情,景和帝愿意干? 傻瓜才愿意! 因此,無論景和帝現在怎么生氣,他都不可能對談森瑜下手。 更別說趙壽知道自己的主人。 其實景和帝并不是一個嗜殺的人,在位這么多年以來,他御筆欽點殺掉的人,真是寥寥無幾。 而且多半是罪無可恕的罪犯。 比如上一次漕糧引發的大貪腐追查。 南宮忌、王飛騰、林鎮遠等等該殺的大臣,他都一個沒有殺。 殺掉的只不過是一個林鎮遠的兒子林耀罷了。 并且林耀的死因還不是因為什么貪腐和囂張跋扈,而是因為他直接參與策劃了對裕王世子柳銘淇的刺殺。 這才是觸犯了景和帝的龍鱗,直接下令斬殺此獠。 換做現在在景和帝御座下面的談森瑜,人家私德從來不虧,為人非常清白,家里甚至是窮困,你用什么借口去殺他? 殺了他,全天下的讀書人都會不滿! 那時候可就真的不妙了啊! 景和帝顯然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才只是扔出了杯子而已。 換做了我大明皇帝,肯定是“拉出去,杖責一百大板”了。 要是換作了我大清皇帝,至少都是斬首示眾。 景和帝就是以扔杯子來發泄自己心中的怒氣,這也表明了他并沒有其它的辦法來懲罰談森瑜。 前面說了,殺談森瑜就是成全談森瑜的名聲,然后把自己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面。 別說是殺談森瑜,即便是皇帝想要處罰談森瑜,把他給直接免職趕出朝廷,或者是降職處分,把他貶出京,那也是不大現實的。 還是那句話。 談森瑜說“立太子”是出于公心,并不存在他巴結誰,而是一心為了大康江山所想。 當然了,這就肯定是得罪了皇帝。 因為如果皇帝沒有兒子,這另立了宗室子弟作為太子,他的這一脈也就算斷絕了,再也不能名正言順的接受后世皇帝對他的祭祀。 可這對于整個大康江山卻是好事兒。 別的人或許沒有這個膽子直接向皇帝上書,但事后保護這個說老實話的人,還是有決心的。 于是又變成了滿朝文武的反對,皇帝怎么可能拗得過他們? 所以還是沒辦法,皇帝照樣不能處罰談森瑜。 頂多頂多就是把談森瑜給閑置起來罷了。 但這也不可能閑置多久,每一年的考核之中,吏部的人肯定必須要把談森瑜評為超一等。 超一等是必須要提拔的。 因此談森瑜下一步說不定還要升官,直接以后再接著懟皇帝。 所以啊,皇帝很難很難。 這一點談森瑜也曉得,可他還是不得不說。 杯子砸在身上并不疼。 但再說下去,皇帝還會更加的憤怒。 然而為了整個大康的江山,談森瑜來此之前就已經豁出去了。 “陛下!” 談森瑜跪拜下去,繼續重復道:“請陛下以國事為重,盡早立太子!如此,臣等才能安心,天下臣民才會安心!” 景和帝臉色鐵青,半響之后才道:“你想要立誰為太子?” 皇帝這話里面有陷阱。 倘若談森瑜敢說“臣以為……”這便是逾越了,景和帝就能名正言順的駁斥他,讓他滾蛋。 立太子之事如此重大,豈能輪得到你來胡說八道? 談森瑜不算是絕頂聰明之人,但因為他沒有什么野心,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決定人選,所以他根本不可能上當。 他想都不想的道:“此事關系重大,應由陛下、肅王、眾位丞相、學士、六部尚書共同談論決定,臣下人卑言微,不足以參與其中。” “你也知道自己人卑言微啊?”景和帝冷哼道,“但你逼迫起君父來,可是一套一套的!” “微臣死罪!”談森瑜一本正經的道:“倘若陛下殺了微臣就會安心,微臣寧愿一死!” “滾出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