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紅薯和香煙,一定是柳銘淇之后三五年最重要的任務(wù)。 只要把它們給發(fā)張好了,大康的實力就能得到恢復(fù)。 到時候想要找周邊的惡鄰們報仇,也能更加的得心應(yīng)手。 大康的整體做生意氛圍像是我大宋,但是論骨氣和脾氣卻比大宋要好多了。 建國八十多年以來,大康可從來沒有被這些異族給聯(lián)合起來暴打過。 如今挨了怎么狠狠的一記又一記的耳光,就算皇帝不疼,所有的大臣們、將軍們都會疼,更別提老百姓們的仇恨了。 現(xiàn)在的江南和福建,不知道多少人家披麻戴孝,哭聲一片。 全都是倭寇造的孽。 因為大力發(fā)展海貿(mào)的原因,大康民間還沒有到放下一切兵器,只顧著種田生活。 所以根據(jù)池三兒帶過來的消息,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江南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士紳官員商人們,都一窩蜂的給朝廷上書,請求朝廷為他們報仇,殺光倭寇那群畜生。 他們來信也說得很清楚。 “江南稅賦歷來為天下之冠,為天下貢獻(xiàn)良多。而今慘遭倭寇蹂躪,我江南子民百里之內(nèi),無不披麻戴孝,此乃我江南之恥辱,大康之恥辱。” “倘若朝廷對此不管不問,而我江南拼死拼活貢獻(xiàn)稅賦,燃燒自己溫暖別人的意義何在?朝廷又怎能忍心對待我等?” “如若江南民心喪失,則大康江山社稷不穩(wěn),天下震動。叩請皇上以我江南子民為念,速速派兵剿滅倭寇,以消我江南千萬民眾之恨!” “……” 要不怎么說大康的民風(fēng)開放呢? 你這話放在我大明,一定是大打板子的存在。 放在我大清,直接就能抄家滅門了。 可在大康,他們就敢這么寫了。 而且其實在江南內(nèi)部,這股子悲切憤怒恐慌的風(fēng)潮,更加的強(qiáng)烈。 《江南日報》已經(jīng)連續(xù)好多天,每天都報道了各方各地的慘案,各種悲慘事實讓人看得心都揪緊了。 他們一方面是痛恨倭寇如此殘暴,明明是承我中華千百年的教導(dǎo),才得以消除蠻野,走入文明。 結(jié)果反過來他們就用這種方式來“回報”中原,真是不能忍。 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大部分的江南勛貴、富豪們怕了。 這一次倭寇來襲,除了最開始反應(yīng)不過來的江蘇沿海的一部分富豪勛貴外,其實江南的那些富豪、勛貴們并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 他們第一時間就逃跑了。 不是跑到淮安這種由欽差大臣苗炎坐鎮(zhèn)的大城,就是去金陵、蘇州、揚州、杭州這些同樣有著重兵把守的重鎮(zhèn)。 倭寇這一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連一座千古名城都沒有打下來過,所以他們都比較安全。 可是他們之前聽到的、回鄉(xiāng)之后看到的,都是一片狼藉。 讓人膽戰(zhàn)心驚。 這些人在大城里面的親朋好友自然也知道這些信息,所以大家生怕下一次倭人就打進(jìn)城里了,于是才這么急匆匆的跟朝廷請愿。 其實真正受苦的老百姓們,只能是默默的舔著傷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