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探監-《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1/3)頁
裕王對于今天發生的事情,整體來說就是有點發懵。
看了看時間不早了,他對太后道:“太后,陛下,時間也不早了,您看……”
“哦,不行。”
這邊的肅王搭了話,“這幾天銘淇和銘璟不能回家,他們要先去宗人府關禁閉十天。”
“啊?為什么?”怡王急了,“不是沒事了嗎?怎么還要關禁閉?哪種形式的禁閉呀?”
景和帝笑了,“放心吧,怡王,這種禁閉肯定不是關押有罪宗室的那種,只不過是讓他們在那邊住十天!這也是一個形式,畢竟事情鬧得太大,現在全天下都知道了。
雖然我們已經達成了妥協,可也要給滿朝文武的面子,更要給太祖的面子!不然就讓他們這么大搖大擺的走出去,不知道多少人要說閑話,也不知道這兩兄弟會遭到多少的非議!”
肅王看了看怡王和裕王,道:“不要緊張,你們連我都信不過嗎?銘淇和銘宥是我們宗室的驕傲,我怎么可能懲罰他們?”
他這么一說,兩位王爺心頭倒是放松了一些。
肅王這個人一本正經,有一說一,從來不會說謊,他說不會給兩個孩子關禁閉,就一定不會。
柳銘淇和柳銘璟倒是不害怕。
這又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在西邱村殺那些人販子的時候,他們就進去過一次,那一次也沒有受什么苦。
還比不上第一次因為扎金花的時候進去那么痛苦。
兩人在回來的途中,已經聽到了朝中爭執的過程,肅王伯是最積極的要救自己等人的人,而且立場堅定強硬,比上一次西邱村還要給力。
這樣的親人就讓人喜歡。
如今到他的宗人府,那還能有什么事兒?
太后同樣的不緊張。
之前皇帝和肅王都跟她提過,面子上還是要做下去的,不然也不好交代。
雖然兩個孫兒去坐牢有些不體面,但他們又不是第一次了,多一次也不能咋的。
……
于是從皇宮出來,兩人坐上了宗人府的馬車之后,徑直的奔向了位于皇城的宗人府。
此時已經天黑了,剛才聚集在這邊的老百姓全都散開了去。
大康帝京府的外城、內城和皇城,唯有皇城是有宵禁的,其余的兩個地方都可以通宵達旦的做生意和吃喝玩樂。
之前柳銘淇剛剛穿越的時候,就是因為宵禁的問題,跑到了內城,結果差點被繡衣衛一鍋端。
不過此時街上還有一些沒有走遠的大臣們。
他們就看到了這個情形,頓時明白過來,這是德王和怡王世子去宗人府蹲著了。
不管是不是只是走一個形式,至少這個態度還是端正了的。
不少心中芥蒂的大臣,倒是因此舒暢了不少。
兩兄弟進了宗人府,果然是如同肅王所說的,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
肅王給他們安排的是里面最好的一個小院,通常這里面住的就是王爺、郡王,不過因為景和帝仁慈,所以這都已經幾十年沒有人用了,不過仆人們每天收拾著,倒也不顯得陳舊。
特別是等到肅王一走了,一群宗人府的管事和當班兒的人,即刻就過來拜見兩位王爺和小王爺。
一方面是表達宗人府的態度,另一方面則是想要八卦八卦,聽一聽當事人講一講他們在江南和遼西走廊的故事。
說起了這個,柳銘璟自然是眉飛色舞,立刻開始了侃大山。
一群人聽得如癡如醉之余,聽到驚險處又不覺大聲驚呼。
不知不覺亭子外面多了更多的仆人、小卒等等,都跑來聽熱鬧了。
柳銘淇沒有參與其中,他坐在了外面,吹著有些寒冷的秋風,心中琢磨起了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這一次如此安全的過關,倒是讓他沒有想到。
他想著再怎么也得先進天牢里面呆個十天半個月的,然后皇上和一群大臣們討價還價,最后把自己貶為子爵,又對自己多加限制……唯有這樣,才能彌補之前犯下的過錯。
是的。
無論柳銘淇有多么大的功勞,他肯定是有大罪的。
現代人或許不了解,在這個時代才知道,冒充太子,仿造天子儀仗和天子信節之物,到底有多么的危險。
哪怕他是一個親王,都很有可能被砍腦袋。
這不是開玩笑的。
你想想李二這么英明神武的皇帝,太子的腦袋還不是說砍就砍了?
人家還是親兒子,柳銘淇連假兒子都不算。
也多虧景和帝性格比李二溫和多了,也多虧柳銘淇立下的是蓋世大功,不然哪里會是今天這樣的局面?
而且別看今天這么輕松就過關了,事實上在柳銘淇他們回來的途中,皇帝等人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有過多少次的交鋒,這才有了今天的結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伊吾县|
莎车县|
庆城县|
德安县|
长治市|
喜德县|
舒城县|
洪雅县|
外汇|
原阳县|
新绛县|
峨眉山市|
乌恰县|
宿松县|
察隅县|
昌平区|
垦利县|
开远市|
庄河市|
永修县|
夏津县|
子洲县|
赞皇县|
海门市|
如皋市|
汾阳市|
大连市|
揭西县|
璧山县|
石渠县|
镇康县|
资中县|
湘阴县|
城口县|
漳州市|
太谷县|
疏勒县|
万宁市|
汉寿县|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