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景和帝沒有料錯。 遼寧行省從上到下,從錦州城到寧遠城,從軍士到民眾們,能按大拇指印的全都按了,幾塊三五丈的棉布上面,慢慢的全都是紅褐色的印記。 當千牛衛把它們全部展示出來時,所有的大臣都沉默了。 江南的、福建的、遼寧的……這么幾百萬民眾的迫切情誼表達,不用別的話,只要看這么無數棉布、錦布上密密麻麻的印記,就知道了。 自古民意不可違。 上一次柳銘淇在西邱村屠殺那群人販子,苗炎、王智耿等人還可以依據朝廷法令,說要處罰他。 但這一次,說得稍微夸張一點,柳銘淇有救世之功,誰敢對他動手? 即便是皇帝,遇到這么大的陣仗,死刑也得變成幽禁,幽禁也得變成無罪釋放。 不是開玩笑的,也不僅僅是古代。 比如說凢凢。 哪怕他犯罪事實沒有那么多,在澎湃的民意激憤之下,3-10年的刑期,一定是往滿格十年走的,不可能找最低值或者中間值。 有時候民意的確和法律有違背的地方。 但生活在人世間,不可能只靠著冰冷的法律過日子,還是要有一點溫暖。 這種溫暖便是民意。 誰阻擋誰就沒有好結果。 自古以來,法令令行禁止做得最好的是我大秦,但大秦歷二世而亡,你說其中有沒有必然的聯系? 王智耿等人的臉色全都沉了下去。 他們知道,這一次自己的設想失敗了,朝堂上除了他們之外,再也沒有人支持他們。 就算是他們之中的人,很多也會產生遲疑。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秉著一顆公心去做事情的,和王智耿一樣強烈要求懲處柳銘淇的人之中,還有許多的投機分子,還有許多只是想要博名的人。 這群人去掉,真正能和王智耿共進退的,不過是寥寥幾人而已。 我輩甚孤啊! 王智耿臉色鐵青的感嘆道。 景和帝心中在大笑。 他沒有對別人說,其實江南和遼寧的百萬人請愿書早就已經到了,只不過他等到了這一天,等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才拿出來。 完全是一戰定江山的效果嘛! 在如此磅礴的民意面前,哪怕是苗黑子都要退避三舍,更別說你王智耿了! 想起了苗黑子,景和帝心頭又不爽了。 因為其實他還收到了苗炎的奏章。 苗炎這種飽受柳銘淇恩惠的人,居然還在奏章說要嚴懲柳銘淇、柳銘璟和柳銘宥,尤其是柳銘璟,必須重刑! 如此的冷酷無情,你敢信? 這苗黑子真不是一個能夠親近的人啊! 幸好劉仁懷、賈孝德、廖石聰、熊文慶他們靠得住啊! 思緒過處,景和帝道:“趙壽,去把這些東西收起來,先給太后過目,告訴她,她的皇孫已經長大成人了,知道為國效力,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啦!” “是!” 趙壽招呼著去了。 這邊眾臣也回復了正常思緒。 曹儀率先的站了出來:“陛下,德王殿下、怡王世子和巖國公,還有這么多的忠臣義士都獲得了老百姓的贊揚,真是可喜可賀!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的罪責就能消除了,還必須要好好的懲處一番才行,不然大家都有學有樣,豈不是要翻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