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群人唧唧喳喳之間,只見已經反應過來的耶律立隼,忽然瘋了一樣的重新上馬,瘋狂的沖向了前方。 擇撒刺等人嚇了一跳,趕緊的跟了上去護衛。 倒是這群謀士們,不慌不忙的又上了馬,又隨著耶律立隼的腳步,前進了三十丈。 現在他們距離錦州城城墻也就是一百多米。 看什么都能看得清楚了。 如今卻換成了耶律立隼在興奮,在發抖。 “大康國太子!” “大康國太子!!” “大康國太子!!!” 他不停的念著這個封號,眼神寫滿了瘋狂。 但是下一刻,耶律立隼卻忽然恢復了一切正常。 他轉頭過來問:“堤先生、陳先生,以及各位先生!這面旗幟寫的是真的嗎?真的是大康國太子在這里?還是他們胡亂撐起的?” “不可能是假的!”堤明義率先道:“大康國是天朝上國,有著非常嚴苛的禮儀制度,誰敢冒充太子?哪怕是他們這里面的廖石聰,也沒有半點資格拿出太子儀仗來!這是要被砍頭的!” “可是……” 耶律立隼道:“僅僅是一面旗幟啊,還有各種彩旗,就這種東西便能確定他們的太子來了,這不是……不是有些兒戲嗎?” “不不不!” 旁邊的陳苦振不停的搖手,“才不僅僅是太子儀仗,那都不算什么!殿下,真正重要的是那根豎立在正中間的旌節!” “旌節?” “對!” 陳苦振鄭重的道:“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天子節!” 耶律立隼猛的有點呼吸緊促,“天子節!?” “是的!” 陳苦振提高了聲音:“這就是大康皇帝的天子節!用南方的竹子做成,每一段有一個節。此節象征著節氣、節操、節理。持節者代表天子親臨,可以討伐不臣,可以斬殺貪官污吏,可以掃盡天下不平!” “殿下請看,它旁邊還有一柄黃鉞!”堤明義解釋道:“這個黃鉞也是一種天子儀仗,必然專屬君王,偶爾暫借人臣,以此替代天子出征,任何軍、政、民,都要聽從指令,不得有誤!” 另一位謀士也實在忍不住,插言道:“此人能持節,能假黃鉞,必然只能是奉大康天子之命出來的太子殿下,換了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這是滿門抄斬之罪!!” 然后堤明義特意點名了一句:“不過假黃鉞也就是一些軍事上的用途,其意義和代表意義,是遠遠比不過天子節的!” 他們幾個文人,實際上一開始看重的,就只有這個天子節。 君子有節! 君子守節! 君子不失節! 這是從古至今的讀書人們,都追求的一種境界。 所以天子節代表的其實就是讀書人的精神。 雖然他們很多人都做不到,但并不妨礙他們心中想要追求,想要獲得這種“節”的認可。 可是耶律立隼在意的根本不是什么天子節,不是什么假黃鉞,他在乎的是這個人!! 耶律立隼盡力壓制住心中翻滾的情緒,顫聲道:“那……那……大康現在并沒有太子啊……” “以前沒有,不代表現在沒有。”堤明義很鄭重的搖頭:“殿下,您不用懷疑,這個事情不可能作假!” 他們沒有理由騙我! 更不可能騙我!! 確定了這個事實,耶律立隼只覺得一股清氣,直接就飛上了自己的腦門。 他渾身開始顫栗,然后又呼吸緊促,臉脹紅得差點要血管爆開一樣。 此時的耶律立隼已經說不出話來,但是擇撒刺還能,他問道:“大康有兩個親王,都是未來的皇帝候選人……幾位先生,敢問來的是哪一位?” “這還用說嗎?一定是寧王了!”一個謀士想也不想的道,“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 “對!寧王!”幾個謀士也跟著附后。 但陳苦振卻直接搖頭:“錯了!不可能是寧王,我覺得這一次來的應該是德王!” “德王?怎么可能?”剛才說話的謀士嗤之以鼻的道,“德王就是一介武……呃!” 他話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 謀士感覺到自己如果不改口,旁邊幾位同伴都會直接撕了自己。 大康國德王雖然最近在戰場上出風頭出得多,但人家歸根結底是文人啊! 誰能寫得他那么好的詩詞? 誰能有他那么好的文才? 誰能有他們那么高潔的志向和才華!? 沒有! 他就是人間行走的圣人,這一點,絕對毋庸置疑。 堤明義也跟陳苦振是一樣的想法:“我也覺得是德王!因為只有他才有這種勇氣到這里來……寧王……哼,他能出得了京嗎?他有什么才華?來這里是添亂的嗎?” “我明白了!!” 擇撒刺猛的一拍巴掌,許多疑惑都解開了:“為什么忽然間他們多了這么多的木柄手雷?為什么他們忽然會用陰謀詭計了?為什么他們居然想到了用火球來燒我們的營帳?一切都是因為德王柳銘淇來到了錦州城啊!只有他才有這么的聰明,這么的不拘一格,這么的天才橫溢!!” 耶律立隼:“所得死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