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本來只是試探性攻擊的室韋軍和附庸軍,像是瘋了一樣的忽然對錦州城右衛城發起了猛攻。 數百臺已經修復好的投石機,配合著各種臺車、箭樓等等,一陣狂轟濫炸后,無數的軍士如同螞蟻一樣,扛著云梯、乘坐著巢車、推著攻城車等等,在后面弓箭手們的掩護下,沖向了右衛城的城墻。 左右衛城因為地勢的緣故,沒辦法像是前衛城那樣一口氣修建三層。 但是作為習慣了防守的中原人,大康軍隊還是把右衛城的防守做到了極致。 右衛城修成了兩層,左右都有上百個個不同大小的箭堡、隱藏堡壘。 城墻上、城墻內空地的投石車,也是瘋狂的投擲著大石頭出去。 想要砸掉敵人投石車之余,也是對正在進攻的步兵形成有效的殺傷。 兩層高低落錯的城墻上,那些隱藏堡壘里面,幾十架架好了的弩車,早就算好了可能射擊的線路。 它們頭頂上還有著堅硬堡壘防御空中襲擊,避免被敵人的投石車砸壞。 此刻一陣陣濃煙從這些鏤空堡壘里面冒了出來,這倒不是敵人的火箭已經燒起來了,而是他們把碩長堅硬的弩箭前端,包裹上了一層厚厚的火油,點燃了起來。 一旦點燃,后面的操作手就按下了機關。 “噌!” 巨大的震動聲音之中,弩箭便飛了出去,直指已經突破到一百米之內的巢車。 其實強弩車的射擊距離長達四百米,但太遠了射擊精度不準,為了節約制造不易的強弩箭,通常強弩車都是在一百米左右才發射。 巢車可以看成是一個移動的箭樓。 比城墻要高,這樣站在里面的弓箭手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從上往下射箭了。 只要把城墻上的敵人殺得抬不起頭來,沒辦法射箭和砸石頭、倒金汁等等,那么攻城的云梯便能夠飛快的登上城墻。 城防攻守的得失點,正是在大量敵人登上城墻的一瞬間。 基本上只要到了這個時候,勝負便已經定下來了。 所以像是巢車這樣的壓制敵人的神器,連室韋人都做了許多。 上一次在前衛城,因為前衛城極具地勢優勢,準備的巢車即便能夠得上第一層,也夠不上第二層、第三層,再加上前衛城也用這種火箭強弩燒毀了不少的巢車,所以發揮的作用不大。 這也是室韋軍隊死傷慘重的重要原因。 現在的右衛城其實也不好打。 通常攻擊的話,最好四面一起攻擊,可以讓守城方顧此失彼,不敢掉以輕心。 錦州前衛城基本上就只有一面半才面對著敵人,他們可以集中精力來防守,所以這又是室韋軍死傷慘重的重要原因。 右衛城的地勢沒有那么險峻,可人家的東側是類似于河流沼澤的地帶啊。 人站在上面根本站不穩,光是想要拔出泥潭,都需要費盡了心思了,哪里還能進攻? 從這方面過去,想要攻擊右衛城,基本上便是蠢貨靶子。 既然沒辦法從東側過去,而右衛城的西側又是陡峭的山丘,爬都爬不上去,那么沒辦法繞到后面的南側,自然也是沒辦法攻擊了。 有著這樣的地理優勢,當然是當初修建右衛城時,無數工匠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刻意選擇對攻城方極度不友好、對守城方非常有利的地形,這才能形成一個個讓敵人頭疼的鐵烏龜,增加我方的戰斗力。 之前室韋軍隊沖過右衛城,殺向寧遠區域的時候,也全靠從正北側來猛烈攻擊,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那時候右衛城還不知道他們的主要想法是偷渡過去幾萬人,所以也緊張的和正北面的敵人大肆廝殺,對于這邊東面的敵人只是監控和準備。 結果等他們發現東面敵人要過河,已經來不及多準備了,只能靠著儲備的弓弩和投石車,殺傷了兩三千室韋軍。 因此,右衛城雖然沒有前衛城那么抬高了三丈,但仍舊是非常不好打。 這也是為什么室韋軍一直沒有拔掉這顆釘子的原因。 但現在東瀛人要求得很急,為了積極的調動大康的水軍和陸軍支援,室韋人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拿出了所有準備好的攻城器械,集結了整整五萬的聯軍和室韋軍,他們展開了兇猛的攻擊。 …… 殺戮從投石機的發射開始,再到帶火弩箭射中巢車、燃起熊熊火焰,再到云梯上攀爬起了無數的室韋聯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