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接著,一個年輕人訕訕的道:“可是這筆錢……誰來出?” “當然是我們江南的商人們一起出。”柳銘淇道,“十萬兩又算不上多,大家你給一點,我給一點便湊齊了。這筆錢最后放在劉仁懷總督那里,難道還怕誰貪墨了不成?還怕他們北方水師冒領了不成?” 后面一句話,大家是相信的。 劉仁懷是最好的監督人員。 但是前面的嘛…… 大家都悶不吱聲,沒有表達意見。 如果真的是江南所有商人來湊,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可問題是你給多少,他給多少,是不是有錢的人多給,沒錢的人少給,甚至是很多人都不給?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古話說得太正確了。 沒有多少人愿意為了別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所以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是一盤散沙。 柳銘淇笑了笑,繼續道:“其實這個錢也不一定限于十萬兩銀子。多捐有多捐的好處!北方水師不是很厲害嗎?咱們又給他們設立一個擊殺獎項。 比如凡是擊沉倭人的一艘小船,就給五兩銀子、擊沉一艘大船給一萬兩銀子、擊斃敵人的統帥又給十萬兩銀子,多殺多得……上不封頂,這樣你們還發愁有多少倭人能上岸?根本沒那回事兒嘛! 你們大家出錢,北方水師出命,這樣各有所需,各有所得,不是挺好的嗎?” “呵呵!” 司馬謹訕訕的笑了笑,卻是沒有搭話。 這個跟之前的“情報獎勵”是一回事兒。 甚至可以說情報獎勵有可能辦成,但后面的擊殺獎項卻是不行的。 一看就至少得花費幾十萬上百萬銀子的巨額花銷,哪些人愿意那么傻的出呀? 除非是強行讓每個人都出,那還差不多。 可劉仁懷是絕對不會這么厚臉皮的,朝廷也不能這么做。 因為江南本身就是全天下稅賦最高的地方,除了糧食之外,沒有哪個地方的各種稅賦比這里更高。 江南人一邊苦笑,一邊還能自我安慰“大康全靠我們養著”。 你如果現在連保衛江南,都要強行攤派的話,江南人就會徹底寒心了。 見到大家都不搭話,柳銘淇也不在意。 這事兒別說是在古代,在現代都不是那么好搞定的。 幸好這里是講究禮儀廉恥的古代,自己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可以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