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私下里苗炎都謄寫了好多遍。 可也僅此而已,苗炎從不認為柳銘淇這種注定要成為宗室宗正的年輕人,會有什么血性。 紈绔子弟是最沒用的,特別是遇到危難的時候。 柳銘淇或許會好一些,但遇到生死相關的狀況時,他還能保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實際上,苗炎勸說柳銘淇他們在江南腹地游玩,然后早點回家,一大半的原因都是想要趕他們走,不要他們在這里添亂。 倘若在軍情危急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危險,你說是救還是不救? 如果因為去救他們,自己保護的老百姓遭遇了大難,這算誰的? 去救他們,結(jié)果被敵人伏擊死傷慘重,又算誰的? 所以干脆還是走得遠遠的好。 可剛才柳銘淇那段話,是真的把苗炎給震住了。 “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寸血。” “哪一寸土地不是我的家鄉(xiāng),哪一個鄉(xiāng)親不是我的同胞?我哪里有退的余地呢?” 這樣的話,也只有真正大智大勇的人,只有心懷百姓的人,才能說得出來。 一個儒家或者法家的大家,可以有這樣的感悟,卻沒想到十八歲的柳銘淇居然也能有此決心。 苗炎為官二十年,看過的人成千上萬,一眼就能瞧出柳銘淇說的是不是真的。 事實上就是! 苗炎相信,如果給柳銘淇機會,他真敢?guī)藲⑸先ァ? 好樣的! 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圣人面對危險時,應該做的事情。 “舍身而取義者也”這樣的話,絕對不是空談! 不過苗炎卻不敢冒險。 他知道景和帝對柳銘淇的重視——連熊大寶和張勤兩大守門神都已經(jīng)親自派出來了,還不能說明么? 況且柳銘淇的奇思妙想,遠遠比他的個人之勇要有用的多。 前者是萬人敵,后者頂多十人敵。 苗炎是舍不得讓這么一個天才折損在戰(zhàn)場上的。 結(jié)果,還沒等他想好要怎么說服柳銘淇,柳銘淇自己就開口了。 “老……苗大人,你覺不覺得自己手里的這么兩萬漕卒,就這么的干活兒造船,有點浪費呀?” 苗炎:“!?” 你什么意思? 這不是你跟我提議的嗎? 裁減了他們之后,再給他們一個干活的去處,這才能兩全其美啊! 難道又不對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