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儒文沒想到柳銘淇問的是這個。 如果是其他人,可能會覺得,是不是德王殿下覺得我治理得不好,所以他們才不高興呀? 但法家子弟從來不會這么想。 鄭儒文老老實實的回答:“這個事兒從九月份開始在旁邊開拓新的河道,他們就開始抗議不滿了。 在十一月下旬,枯水期運河水往新的河道走,把這邊鬼門關前后二十五里路都給隔絕開來,他們就更加的不滿,甚至不少的士紳官員,都提出了抗議。” “然后呢?” “皇上的指示不容違背,更何況丞相們也是積極同意的,所以下官沒有理會他們,只是略微懲處了一番。” 少年點點頭,“你自己怎么想?” 鄭儒文斟酌了一下,道:“功在千秋,利在當下。至于這一圈民眾們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能縱容。” 瞧瞧! 瞧瞧! 這就是法家的子弟,理解得多么透徹? 做這樣得罪人的事情,就得要法家子弟來。 大康這么定國八十多年以來,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倘若此時是一個儒家子弟的官員在,民眾們說不定還要鬧騰一番。 但現在是法家子弟的知府,那么老百姓被打一頓之后,反而不敢多話。 他們一來知道,法家子弟這么做是不會被懲罰的,二來也曉得,法家子弟就是這個脾氣,誰來勸都沒有用。 當不能抵抗的時候,還是躺下來比較舒服一點。 習慣了就對了。 柳銘淇笑著拍了拍手,“你能這么想就對了。但我覺得他們這樣做還是有點小孩子氣了,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玩樂,難道就不用做生意賺錢了?” 鄭儒文遲疑著道:“那殿下……要不要下官讓他們回來開店?” “不用了。”柳銘淇搖搖手,“不過可以把消息傳出去,然后看看誰愿意回來賺錢……到時候你把名單給我就好。” “下官明白!” 鄭儒文頜首道。 看來這位德王殿下是另有動作啊。 …… 鄭儒文的動作很快,通江鎮的商鋪的反應也很快。 在第二天開始,便有兩家小飯館重新開業了,然后便被擠爆。 受到這種情況的鼓舞,第三天又有一家花樓開業,然后又被擠爆。 于是乎,之前還痛恨這群要毀了他們生計的人們,陸陸續續把通江鎮的商鋪重新開設了大半,每天的生意都紅紅火火的,笑得很開心。 普通人就是如此,只要今天能痛痛快快的過,那么以后的日子到了再說。 他們的這樣識時務,倒是很好的解決了在北碼頭工作的人們的各種需求,士氣也大大的得到了提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