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枯水期季節根本就沒有買賣,自然里面就空了,連倉庫的老板們都回到自己老家過年休息,那些干苦力的也只能是遺憾的回家休息。 正好現在可以利用一下,還非常的方便。 柳銘淇從碼頭上走回去時,相城府知府鄭儒文才來得及跟柳銘淇回報:“殿下,這邊我們已經整理好了大小各種倉庫三百二十五個,各種生活物資和應用物資也準備妥當,相城府駐軍也分散在了周圍三十里路的位置,并且設下了各個關卡,竭力保護此處的安全。” 他不用說,柳銘淇都看到了。 就在北碼頭這邊的懸崖上面,以及豎立在大運河正面的臨時堤壩上面,到處都插著旗幟,站著和走動著巡邏的軍士。 五千人全部散落在三十里的范圍內,其實也沒有多少人,而且戰斗力明顯的不高。 但他們拿來做一個警示和警報器的作用,是綽綽有余的。 身為法家子弟的鄭儒文知道,這一次德王率眾來整治鬼門關,事情的本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德王的安全。 此事景和帝專門發了一道中旨給他,命令他不惜一切代價都要保證柳銘淇的安全,哪怕是犧牲再多的人命都無所謂。 于是鄭儒文不但把自己帶到相城府的五千駐軍給派遣妥當,更讓數百個山民游走在這邊的各處山間道路和小路之間——不求他們阻擋有可能出現的意外,只要他們能發出信號彈就好。 山民們對于這一帶非常熟悉,哪怕是迎面和匪徒們遇上,他們也能左竄右竄,逃離危險。 為此,鄭儒文不但給了他們每人每天三百文錢,更是承諾,倘若有人真的發現意外情況,直接獎勵一百兩銀子。 這可讓山民們樂得開了花。 這一次的整個修繕鬼門關起碼都是要有四五十天,這便意味著他們單是每天的三百文都能拿四五十天,也就是十三四兩銀子了。 倘若發現了敵人土匪之類的,那更是血賺。 雖然這邊通江鎮很富足,但最富有的還是那些做生意的人,以及當官的,周邊的山民們頂多是比尋常人溫飽一些,談不上富裕。 一兩個月能掙三五兩的日子都不多! 所以他們的干勁兒挺高的,前幾天便已經開始行動了,巴不得遇到壞人。 柳銘淇來之前,繡衣衛指揮使杜文濤便已經給了他鄭儒文的詳盡資料。 杜文濤就是上一次在小葛村,柳銘淇暴打紈绔之后,繡衣衛派來探查情況的那一位,在繡衣衛里面是出了名的不喜歡打打殺殺,不過探查情報的能力還是很出色的。 這一次高敬便派了他隨行,不但有上百個繡衣衛,更有權節制周邊三個州府、十六個縣份的繡衣衛,堪稱他在繡衣衛的巔峰時刻。 鄭儒文是法家子弟,而且是正四品,不過這位法家子弟的光芒卻并不耀眼,原因在于他的才能并不突出,歷次的評比之中,他得到的通常只是“上下”的評分。 如此的評分,不能讓他迅速的升遷,所以四十二歲才是正四品,也算不上奇怪。 但鄭儒文有一點好,那便是他做事情非常嚴苛刻板,除惡必盡,對于上官吩咐的事情絕對是認認真真的完成。 有了這個一個優點,在將上一任相城府知府陳顯芝押回京里砍了頭之后,鄭儒文便被委派到相城府,一邊收拾爛攤子,一邊協助辜辰彥整治鬼門關周圍。 柳銘淇挺喜歡法家子弟的。 雖然絕對不能讓他們成為朝廷最主要的力量,但是排在第二名是再好不過的架構。 有了他們,儒家這個最喜歡做表面功夫的派別,才能夾起尾巴做人,不至于飄到我大明滅亡期間那種喪盡天良的地步——許多人一天到晚罵我大宋軟弱,可大宋軟弱人家有十萬人一起崖山殉國,我大明有么?水太涼嘛!頭皮太癢,需要剃發嘛! 所以看到鄭儒文這么一本正經的說話,柳銘淇心中很是歡喜。 法家子弟這么干脆直接的風格,比那些老狐貍繞來繞去的更讓現代人容易接受。 他問道:“鄭知府,我看見通江鎮那邊很是蕭條啊。我們這么幾千人入住在這邊,帶來了大量的吃喝玩樂消費,難道他們還不高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