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壽在旁邊聽得明白。 這是皇帝主動的把責任給包攬了過去。 以后再說起這事兒,那么便是繡衣衛來背黑鍋,和德王殿下沒有關系。 這倒也是皇上的日常操作。 上一次麩糠粥的時候,還有天價度牒、加恩令等等,都是皇上替德王殿下背鍋。 當然這也很正常,因為得到好處的都是皇上,是整個朝廷,德王殿下一點好處都沒有,自然不能讓人又出力又受累。 “也行。” 柳銘淇爽快的點頭,“有些細節,我還可以和高都督商量商量,保證給室韋一個大大的驚喜。” 有了高敬也加入進來,有了繡衣衛的輔助,柳銘淇當然有把握把事情玩得更溜。 皇帝看著他的樣子,忽然覺得有些不妙,這家伙不會把事情鬧得很大吧? 但又想起了剛才柳銘淇跟他說的大康民眾第一的愿望,景和帝硬生生的忍了下來。 不管了! 如今我朝外憂內患,適當的減輕一點壓力是很好的。 見到景和帝不再說話,柳銘淇便提醒起了他,“陛下,關于他們一群人密談的事情,你到底有辦法沒有啊?這些驛館之類的地方,咱們就沒有挖地道,不能偷聽?” 景和帝瞪了瞪他,“想什么呢?還要不要臉了?我們能干這樣的事兒?” 少年一想也是。 大康不是漂亮國,做不出那種在每一個使館都開大功率監聽基站的缺德事。 “他們談什么,也就讓他們去談吧!”景和帝反過來勸說柳銘淇,“他們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能強大起來,這樣哪怕是他們全部聯合起來要攻打大康了,我們都不怕。” “可是……” 少年覺得皇帝的話很對,不過也有點太不注重細微情報了。 你知道別人想要進攻你,那么知道的情報越詳細,便越能夠有充足的準備。 比如說,西羌和室韋都想狠狠的搶奪一把,他們誰先來,要派多少人來,預計攻擊范圍是哪些地方……這些都知道了之后,便可以進行很好的防備戰略。 比如說西羌來的軍隊比室韋多,那就增加西羌方向的防備,多把預備隊放在這邊。 這個方向和力量強弱,可不能出問題,否則顧此失彼,天知道會被打成什么樣子。 上次柳銘淇便提過,這一次借著李瑜的口,第二次又再次過來提醒,沒想到景和帝還是有點慢斯條理的意思。 看到了少年的著急,景和帝倒也沒有像上次那樣敷衍,他說道:“我已經派人去打探了解了,不過暫時沒有什么有用的消息。但我已經和兵部尚書、禁軍大將軍們談論過這事兒,他們也是有了一定的提防,不可能完全不以為然的,你放心好了!” 也只有這樣了。 皇帝和將軍們有了警惕心,那柳銘淇已經盡到了自己的義務。 實際上你叫柳銘淇去調派軍隊什么的,他也是完全不懂。 少年下意識的點頭。 大康和所有的古代國家一樣,幾乎是沒有什么主動出擊的習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