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看到巫夜霜有些不忿的樣子,倒也是有點興趣。 不過看到柳銘淇不愿意說,她當然不會去追問。 一個不知道分寸,不知道進退的女人,顯然不會是男人喜歡的。 蘇小雪雖然有些天真,但她卻也是江南著名的才女,對于人心很了解。 于是她轉移了話題:“殿下,您剛才的話還沒有說完呢,請繼續吧!” 柳銘淇也不想繼續刺激巫夜霜,便順勢道:“剛才霜姐說得對,很多人的確是故土難離,土人們在沒有看到實際的好處之前,是不可能大批量下山的。所以我們還有兩個辦法來輔助執行。” 頓了頓,他說道:“第一個,我們在山下建立各種工坊,肯定有山里窮得受不了的,或者是愿意出來闖一闖的土人們來應聘,這時候我們就要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待遇良好。 等到他們干了一個月、兩個月,就讓他們帶著工錢和買的東西回到山里去,這樣的衣錦還鄉,會不會吸引更多的土人下山來? 還有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獎勵,拉過來十個人給多少錢,拉過來一百個人給多少錢……多拉多得,第二次來的人同樣有這樣的獎勵,一來二去之間,不是越來越多的人能出來了嗎? 年輕人出來了,他們的老婆孩子就會出來。山里面只剩下少許年輕勞動力,外加一些老人,這樣還能有什么危險?根本不存在的!” 柳銘淇其實還想說,等到年輕人出來了,二三十年之后,還存在什么土人寨子?還有什么土人部落的存在? 千百年后,貴州的十萬大山里面,不就是這樣的情況嗎? 至于說的那些衣錦還鄉和拉人獎勵,那就更簡單了,八十和九十年代南方大發展的時候,那些私人老板不就是這樣讓出來打工的云貴川小伙子、小姑娘們帶更多的老鄉來打工的嗎? 那個年代的生活比起如今的大康,肯定是要好得多了。 連那時候的年輕人都經受不住誘惑,你更別提現在這種古代。 一弄一個準。 這個提議,不但是蘇小雪聽得連點粉臻,就連巫夜霜都忍不住驚嘆。 柳銘淇雖然平日里經常不正經,可他認真起來辦事兒,倒是非常靠譜。 如此的想法,的確是非常可行。 蘇小雪比巫夜霜更加覺得驚艷。 她眸兒不斷的閃爍,聲音都更加軟糯一些:“殿下,第二點呢?” 你別說。 江南女子的聲音,軟軟膩膩,總是好聽的,能滿足大部分男人的幻想。 在柳銘淇認識的女人之中,雖然素老板是唱戲出身,但這股子渾然天成的軟糯,還是沒辦法模仿出來。 “第二點的輔助很簡單。”柳銘淇道,“就讓那些工坊老板們為他們解決住房和教育,只要有屋子可以住下來,只要讓孩子們可以讀書,你看他們舍不舍得走?” 住房和教育這樣現代化的詞匯,兩女理解得有些拗口,但后面兩句話她們倒是能理解。 蘇小雪的眼睛轉了轉,提出問題:“殿下,這得增加很多成本吧?工坊主能干嗎?” “當然會增加很多的成本,但官府可以給予一些優惠嘛。”柳銘淇道,“貴州向來都是貧困區域,朝廷和西南總督府都有不少的補助。倘若他們知道有這么一招,可以又幫助貴州發展商業,又能讓土人們融入到漢人之中,減少后患,你說他們愿不愿意給錢呢? 就算他們不給錢,咱們不是要收商稅的么?沒有這個策略,商稅自然無從說起。現在每年少收一半,多出來的獎勵給工坊主們,然后官府再多保障一點他們的權益,他們肯定也愿意呀!” 好吧。 這就是招商引資了。 后世玩這一套已經玩得快吐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最初的階段,這些策略還是迎來了大量的外國商人,積極的帶動了工業的進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