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南總督劉仁懷這兩天的心情大好。 因為江南的兩位大地主,接連向江南總督府賣出了總共三百萬石的糧食。 價格就是劉仁懷規定的七文錢。 依照這兩個家族的土地規模來計算,基本上這已經是他們這幾年總共存糧和新糧的八成了。 一口氣拿出這么多來,不僅僅是下面的人驚訝,就是劉仁懷第一時間也是不相信的。 直到他收到了好幾封的飛鴿傳書,確認了兩家的莊園已經大規模的運送糧食出來,往附近的官府糧倉而去,劉仁懷才重重的出了一口氣。 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們當是做不了假的了。 劉仁懷這段時間辛辛苦苦做的局,耗費了超過二十萬兩白銀的代價,終于是有了成果。 最讓他驚喜的還不僅僅是張家和馬家自己,還有無錫和嘉興兩個地方的那些大中地主們,都已經陸續的和他派駐的購糧官員接觸,想要把手中的糧食賣給朝廷了。 無錫和嘉興在江南都算得上是魚米之鄉,緊靠著江南第一大淡水湖——太湖。 位于江蘇和浙江交界處的太湖,周邊的良田多達上千萬畝,這也是江蘇和浙江最為重要的糧食產地。 一旦太湖周圍都出現了欠收,江南一定就好不了。 幸好太湖還不是幾百年之后縮減面積百分之九十的太湖,有著強大調節功能的它,一直都造福著周邊的民眾。 不單單是糧食種植,還有漁業資源更是豐盛——魚米之鄉的來源,其實就是來自于對太湖的稱贊。 “云賢啊,看著無錫和嘉興的統計,至少還能再收入兩百萬石糧食啊,真好!”他拿著文書,對著旁邊的一個穿著正三品官袍的中年男子道。 劉仁懷本身就長得器宇軒昂,但比起這個豐神俊朗的中年男子卻還差了一籌。 這個豐神俊朗的男子乃是江南地區浙江巡撫蘇鳳蘇云賢。 比劉仁懷還要大三歲的他,和劉仁懷是同一屆參加殿試的,并且獲得了二榜賜進士出身。 他比不上劉仁懷的起點高,不過一路走來,不但踏實,而且精明能干,所以幾年前劉仁懷升任江南總督之后,這個浙江巡撫的位置就是他繼承。 這么幾年配合下來,劉仁懷非常欣賞蘇鳳的能力。 浙江連續幾年產糧天下第一,全靠蘇鳳的運籌帷幄,踏踏實實的抓農業生產。 去年回京的時候,景和帝就問過劉仁懷,倘若愛卿你要回中樞,誰來接任你的位置為好啊? 劉仁懷想都不想,直接就報的是蘇鳳的名字。 不過可惜啊。 劉仁懷自己兩三年都不會考慮回京了,蘇鳳的升遷之路又只能等兩年了。 蘇鳳可不知道劉仁懷推選自己的事兒。 他接過了文書一瞧,臉上卻是平和得很:“齡公,五百萬石糧食距離我們的需求還很遠。而且幾家最大的糧食商人和地主,卻還是無動于衷,他們的決定還是會影響大部分的人。” “嘿,我難道不知道呀?”劉仁懷聳聳肩道:“但有五百萬石糧食,也對得起咱們的二十萬兩銀子開銷,對吧?不然我可是心疼得不得了。” 他和蘇鳳關系非常好,所以在蘇鳳面前也從來不藏著掖著,非常的灑脫。 蘇鳳聞言一笑:“這倒是。” 話音剛剛落下,外面忽然傳來急迫的腳步聲,然后便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飛一樣的跑了進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