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太子失德,縱容屬下胡作非為,罔顧國法。故除去太子銘宇太子之位,逐出太子東宮,以儆效尤。” “太子伴讀孫彬,卑劣貪婪,上不念太子之厚愛恩德,下不體蕓蕓眾生民心,貪贓枉法,特令消除其身上一切職位,家產抄沒,終身不得為官。” “太子洗馬沈明勤……” “太子伴讀林耀……” “太子東宮所屬朱哲……” “……” 忽然張貼出來的這么一份份圣旨,讓京城的老百姓們目瞪口呆。 他們本來就是想要吃瓜的。 可沒想到皇上居然給了這么一個大瓜,簡直是讓人有點承受不起。 太子……太子都被擼了? 有沒有這么夸張!? 他可是國之儲君啊!是未來的皇帝啊! 現在忽然就失去了這個身份,那不意味著儲君又有了懸念? 皇帝可不僅僅只有他一個兒子啊,宮里還有一個壽王呢! 但壽王年齡才不過八歲,哪里擔當得起太子的重擔? 倘若皇上有什么三長兩短,不到十歲、甚至是十幾歲的皇帝登基……這不是踏馬的開玩笑嗎? 老百姓們心中很是不愿意相信,但圣旨都已經頒布了,自然假不得。 更何況皇城里面已經傳來了消息,太子……前太子銘宇,已經確實是從東宮搬了出來,搬到旁邊一座親王府居住。 畢竟前太子雖然不再是太子了,可他還有一個“仁王”的封號,仍舊是帝國皇子嘛。 不過,進了親王府的仁王殿下,卻直接關閉了大門,謝絕一切人等到訪。 別說那群被抄家之后的東宮所屬臣子們,就連唯一沒有牽扯進去的李帆,都沒辦法見到仁王。 大家都在講,這是仁王在閉門思過,不想要在這個時候再刺激皇上了。 京中人多有傳聞,仁王實際上沒有多少挖自家墻角的事情,多半都是他的屬下們干的。 只不過仁王為了保住他們的性命,不惜丟掉了太子之位。 于是民間對仁王的評價反而是很高,覺得他愿意替手下們擔待,是一個好主子。 但柳銘淇對此卻嗤之以鼻。 是! 仁王這樣不但保全的手下,還讓人覺得他有情有義,但這只是他個人得到名譽上的好處罷了。 當他的身份是太子的時候,那么他的一切行為,都應該以帝國利益為準。 殺掉這群仗著他貪贓枉法的手下,才是最恰當的。 因為他們在你還是太子的時候,都敢如此肆意妄為,那么等你登基成為了皇帝后呢? 雖然這些人不大可能入朝為官了,但他們仍舊是登基的太子最信任的人,到時候去各地做各種買賣,仗著皇帝的寵信,巧取豪奪,不一樣會把江山社稷弄得一團糟嗎? 況且你連最基本的“國家社稷為重”的理念都沒有,以后再遇到這種事情,即便是威脅到了整個天下,你是不是還會只論私人感情,高高舉起,輕輕放過呢? 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