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之前前太子銘浩遇刺,前任西北總督關(guān)訊昇拼命調(diào)集軍隊去絞殺馬匪,其最大的主力便是豹騎衛(wèi)。 豹騎衛(wèi)在那么幾年時間里,簡直是殺得興起,直到今日,那邊的普通人一看到豹騎衛(wèi)的旗幟,都嚇得兩股戰(zhàn)戰(zhàn),魂飛魄散。 但他們也不是沒有代價。 他們當時的校尉、也是后來的豹騎衛(wèi)大將軍朱坤的大兒子朱平川,當時年僅二十三歲,便因為追殺草原盜賊太狠,深入草原之后,再也沒有了消息。 聽說是遇到了沙塵暴,反正一隊七百多人的豹騎衛(wèi)軍士,一個都沒有回來。 按照大康的軍制,負責野戰(zhàn)的禁軍六衛(wèi),不包含后勤輔助人員,每軍是二萬五千人,總計十五萬。 這便是大康最精銳的野戰(zhàn)攻伐力量。 平日這十五萬人分成了兩部分,七萬五千人分別入駐西北、北方、東北三大防線周邊,護衛(wèi)邊疆。 剩下的七萬五千人留在京城。 他們每兩年更換一次,按照平均十八年的服役時間來算,每個地方都得去一趟,才算圓滿。 具體到豹騎衛(wèi)來說,他們平日里留在京城里的軍士是一萬二千五百人。 現(xiàn)在朝廷直接調(diào)了七千人離開,只剩下五千五百個豹騎衛(wèi)在軍營里面,即便是朱坤想要做點什么,也不大可能。 況且朱坤根本也沒有做半點的反抗,任由軍士們被調(diào)遣而去。 這倒不是朱坤很贏弱,而是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抗拒。 豹騎衛(wèi)的軍士已經(jīng)被朱坤一手掌握,他們的生死發(fā)財落寞,都在朱坤的一念之間。 但這又能怎么樣? 禁軍九衛(wèi)的所有家人,都居住在京城或者京城外面的三十里范圍內(nèi)。 朱坤膽敢說一聲“老子反了”,禁軍們難道還敢跟著反? 那么他們的家人一定第一時間被斬殺殆盡。 所以,朱坤只要是想要反對皇帝,那么他的唯一下場就是被豹騎衛(wèi)的軍士們給亂刀砍了。 之前不是沒有這種事情發(fā)生過。 二三十年前,有一位貪腐的將領(lǐng)都還不是想清君側(cè),而是想要殺掉清查他的吏部官員,就被底下一群軍侯們給砍了。 朱坤知道景和帝生性溫和寬厚,只要自己不鬧不垂死掙扎,而是一副任人宰割的樣子,那么還會有一條生路。 柳銘淇不曉得這一點,不過他也相信,大康一定能治得住這群驕兵悍將。 說起來也奇怪。 我大明和我大宋一樣都是用文官治國。 但是大宋到了最后關(guān)頭,哪怕是南宋那么小的地盤崩了,都沒有什么割據(jù)的軍閥。 但我大明呢? 尼瑪! 崇禎死后,到處都是軍閥,到處都是狼心狗肺的東西。 這里面的治國理念和辦法,的確值得深思。 …… 說起了太子的那些東宮所屬,柳銘貴是深有體會。 誠郡王是在柳銘淇之前,所有宗室里面最為有錢,做生意最為成功的一個。 因此對于生意場上的事情,他們家懂得很多。 以前柳銘貴或許不會講,但是現(xiàn)在明顯太子連自己都快保不住了,他的手下更是猶如落水狗一樣,柳銘貴就敢說了。 “要說太子的東宮所屬,最為貪婪的還是孫彬。”柳銘貴道,“他們孫家本來就富貴,靠上了太子之后,孫家的生意發(fā)展了十倍,在河北可謂是橫沖直撞,摻和了三十多種買賣,完全是地方上的一霸!不知道多少商人被他們弄得傾家蕩產(chǎn)。” “不對吧?”八姑道,“孫家當年可是出了一位相爺,為什么那時候沒有做,現(xiàn)在反而是孫彬這個孫子輩,鬧得這么兇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