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慶幸自己沒有被牽扯進入戶部的案子里面,不然那個最大的典型,恐怕就是他了。 哪怕是不死,可全家直接流放到海南這種蠻荒之地,卻也是絕對不會錯。 他一家人都嬌生慣養,哪里受得了那么惡劣的環境? 南宮忌神游海外之際,這邊的景和帝考慮了一下,最終還是點頭:“就他吧!” 雖然另一位戶部侍郎兼儲糧倉場司老大的楊濤更加適合當典型,可現在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去一一的指證和理清,所以還暫時不能殺他。 但這也已經是景和帝的底線了。 級別再高的官員,個個都是他的老臣子,景和帝希望哪怕是抄家和流放也行,就是不能不給他們留個表面上的體面。 …… 柳銘淇站在了午門的城墻上,觀看了熱鬧的一幕。 在震天的歡呼聲中,丞相曹儀帶著一輛趕過來的囚車,往菜市口走去。 一群士子們歡天喜地的跟在后面,像是過年一樣的喜慶。 他們扔掉的橫幅,還得由千牛衛來收拾干凈。 這便是古往今來的熱血青年啊! 少年搖了搖頭。 終究還是老狐貍們會帶節奏,這些年輕人哪里想得到那么多? 雖然辦法是柳銘淇出的,但其實這些主意就是這樣的老狐貍想出來的,而且屢試不爽。 問題在于,糊弄這些熱血青年還行,可具體朝廷內外該怎么樣處理眼下的困境,那才是最麻煩的。 外面有長江黃河泛濫,數百萬災民流離失所。 內里有這么一場大的倒賣糧食貪腐,牽涉到了上千個大小官員,時間跨度超越十年,簡直是聳人聽聞! 幸好我不是皇上! 幸好大康朝的宗室是不用分擔任何壓力的。 柳銘淇此時覺得,太祖皇帝是不是早就考慮到這點,所以所有的苦難都讓皇帝去承受? 閑話少提。 曹儀出去之后,景和帝并沒有閑下來。 他詢問起了比抓貪官更加重要的賑災事宜來。 這段時間,沒有什么事情在身的南宮忌,因為要避諱戶部案件,反倒是對賑災最為熟悉。 一應的各種報告和進展,都是他第一時間收到的。 “目前為止,東部沒有什么好緊張的。”南宮忌道,“有劉仁懷坐鎮指揮,有巫愚和李南淵兩人節制山東和江蘇,不可能有亂子。” “嗯。” 這一點,皇帝也是相信的。 江南的底蘊,再加上了劉仁懷這樣的超級能臣,不但是保住了帝國不亂,更是他的大福氣呀! 最主要還是其實還是中南部的幾個省份。 特別是皇帝提都不想提的湖北和湖南。 南宮忌繼續道:“之前太子在湖北荊州的時候,就曾經發來了請求,要讓朝廷再運送兩千萬石糧食過去,外加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幫助兩省修筑新的堤壩,疏通河道,徹底的解決洪澇災害。” “這么多?”景和帝愣住了。 兩千萬石糧食倒是好辦,雖然丘縣和考縣的大倉庫損失慘重,但今年已經是一個大豐收年,哪怕是先挪用倉庫里面的糧食,也不會引起恐慌。 更別說兩千萬石糧食,最少會運去一千六百萬石的麩糠,算下來整體不過是一千萬石大米和小麥的支出。 到處湊一湊,找糧食商人們買一些,總是足夠的。 但一口氣要用到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卻著實是太多了! 是。 景和帝現在是很有錢。 光是“加恩令”的購買爵位收入,就已經達到了接近兩千萬兩白銀。 哦,對了,在江南給那些勛貴們的“加恩令”也同樣有用。 江南也陸陸續續收到了一千萬兩白銀,不過最近不是出了洪澇災害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