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這眼看著到處都在下雨,都在鬧洪災,糧食怎么可能便宜? 不過糧食商人們的收購價格還不算高得離譜,今年的糧食農民們賣價是每升二十文,糧食商人收購完畢、搬運回來后對外的賣價則是三十文。 比起去年蝗災時候的四十文價格,可是低得多了。 朝廷這一次依舊是給糧食商人們糧食,然后換取他們手里的麩糠。 比例還是一比三。 迄今為止已經換了三千萬石的麩糠,隨時準備四大省份雨停了就給送去。 可如今看到太子和馮玉強的奏章說得如此嚴重,景和帝和曹儀、南宮忌商量了之后,立刻又命令糧倉再次兌換三千萬石麩糠出來,準備一起給押送過去。 一時半刻糧倉還沒有準備好,但也不著急。 畢竟幾個省份的暴雨還沒有停下,根本沒辦法運送,而且哪怕是運送也要講究一個統籌,不可能一窩蜂的全送過去。 副相鐘昶用最快速度乘坐馬車一路狂奔,花了十一天的時間抵達了山東,發現這里的情況也比較緊張。 連續的暴雨雖然已經力度減弱了,但是洪峰卻一直還沒有到來。 旁邊的江蘇也是如此。 它們兩個地方的洪峰強弱,一切都取決于長江和黃河的肆虐程度。 反正副相大人現在心里很慌。 他一邊命令山東和江蘇的人趕緊瘋狂的準備防洪,一邊讓他們不斷加固堤壩,且疏通出海口,一定不能讓洪峰堆積。 一旦洪峰沖垮了哪個地方,那么它就立刻會改道,從而直接把那個地方給全部禍害了。 然后他又急匆匆的趕往了江蘇淮安。 沒辦法。 淮安是漕運衙門所在地,是京杭大運河的支點中轉站,也是處于江蘇和山東的中間點。 然后還有漕運衙門可以幫忙,所以鐘昶在這里最合適。 當然鐘昶不是一個人。 一千虎賁衛奉命陪同保護副相出行。 馮玉強也是一樣的,有一千金吾衛保護。 另一位副相馬浩秋則是帶著一千驍騎衛。 太子的護衛力量更強,兩千羽林衛之外,還有三千龍騰衛隨行。 景和帝聽到了馮玉強的“國本動搖”之后,心頭有些發慌,趁著現在京畿地區完全沒有隱患,又給鐘昶、馮玉強派去了三千同屬的禁軍軍士,太子那邊更加派了五千龍騰衛。 唯獨副相馬浩秋身邊,卻是沒有增加多少人手。 原因很簡單。 山西和陜西和京畿地區差不多,因為靠近黃河源頭,洪峰勢頭還要小一些。 馬浩秋去了那里后,已經接收了京畿地區調去的糧食,和四川一樣,開始了下一步的賑災善后工作了。 這也是難得少有的能讓景和帝和朝廷安心的事情。 倘若這一次長江和黃河所有流經城市都像是兩湖流域、江西和安徽一樣,大康朝真的是要國本不穩了吶! 第(3/3)頁